2024年12月29日 星期日
香港制造
第39版:文化 2021-11-29

香港制造

流行文化的圣殿 何映宇

上图:《英雄本色》里的周润发。

下图:许冠杰。

上左图:电视剧《霍元甲》以霍元甲的传说为蓝本。

上右图:李连杰演过黄飞鸿。

下图:叶问和李小龙。

上左图:徐克导演的《倩女幽魂》。

上右图:周星驰和周润发。

上图:左起黎明、张学友、郭富城、刘德华,合称“四大天王”。

如何立足于大湾区发展的契机,利用自身优势,重新振兴香港文化,是现在香港文化人应该特别要考虑的事。

记者|何映宇刘德华已出道40周年,叶蒨文晒出了白发照,综艺节目《披荆斩棘的哥哥》里大湾区组最吸睛,粤语对白的电影《梅艳芳》正在热映中……那些“香港制造” 的明星,总能够唤醒人们心底一些美好的怀念。

从《英雄本色》《喋血双雄》《新龙门客栈》,到《赌神》《八星报喜》《阿飞正传》,目不暇接,风靡一时。从“谭张争霸”到“四大天王”,“东方荷里活” 星光熠熠,俨如流行文化的圣殿。

港星们一度活跃在文娱圈的各个角落,出尽风头。而“尽皆过火,尽是癫狂”,更曾被用来形容对香港电影的直观印象。如今,造星无数的香港,“尽皆过火,尽是癫狂”的岁月,是否已经过去了呢?

许冠杰:草根的胜利

上世纪70年代,香港经济开始腾飞。港产片、粤语流行曲与香港明星,变身前沿标志与时尚符号。

许氏兄弟的港产喜剧片和许冠杰的粤语流行歌曲带来了香港流行文化的第一个高潮。

1973年,许冠杰出演首部电影《马路小英雄》。1974年,许冠杰与三个哥哥许冠文、许冠武和许冠英合组许氏电影公司,“文武英杰”四兄弟从此开始在香港影坛崭露头角。就在这一年,许冠杰和许冠文、乔宏合作主演的武打喜剧《鬼马双星》,影片在香港上映后取得了625万港币的票房,不仅位列香港电影年度票房第一位,还打破了香港电影的票房纪录。1975年,他主演喜剧电影《天才与白痴》,在其中饰演一位爱贪便宜的男护士,该片上映后以455万港币的成绩获得香港电影年度票房冠军。1976年,与许冠文、许冠英联袂主演喜剧电影《半斤八两》,这部影片上映后成功地打入了日本、西班牙等国家的电影市场;该片在香港的票房达到853万港币,成为1976年香港电影年度票房冠军。

连续地打破香港票房纪录,没有人再能忽略许氏兄弟的存在。他们的电影说出了香港草根的心声,因而受到极大欢迎。黄霑生前,在其2003年在香港大学撰写的博士学位论文,有专章论述香港草根精神的崛起:“60年代的一小一大动乱,社会怨愤,虽然并非主因,但无可否认,也是市民积聚已久的潜在心态作用使然。1972年的天灾、山泥倾泻造成新区小市民伤亡;接踵而来,1973年股灾又至。几番波折之后经济再从衰退中复苏,为港人唤起了一种从前不太敢表达的庶民精神。这种生存靠自己,奋发、拼搏、机灵的生活态度,早就存在,终于,适逢其会地汇聚成流,变成了全港市民的共同意识。”

之后,许冠杰的《卖身契》《最佳拍档》《最佳拍档大显神通》《最佳拍档之女皇密令》继续称霸香港电影票房榜冠军的宝座,整个70年代,除了李小龙和成龙的功夫电影,谁敢撄其锋芒?

与此同时,许冠杰在香港歌坛也开始异军突起。在许冠杰之前,粤语流行歌曲被认为难登大雅之堂,屈居英文和国语歌曲之后,可是许冠杰一出,香港流行音乐的面貌乃为之一变,粤语歌不仅不再低人一等,反而开花结果,成就之后20年的香港乐坛黄金时代,也同时成就了许冠杰开山鼻祖的地位。

1971年,许冠杰正式签约宝丽金唱片公司,那一年,他在TVB特别节目《双星报喜》中演唱他作曲的第一首粤语歌曲《铁塔凌云》,并因此在香港受到欢迎。1974年,携同名电影登上票房冠军的余威,他发行的粤语专辑《鬼马双星》在东南亚的总销量达15万张,主打歌成为第一首在英国BBC电台以及香港电台英文台播放的中文歌曲。

王杰说许冠杰是他的偶像。许冠杰成为香港第一代歌神,凭借的是他的才华,以及他对香港草根精神的精准把握。他开创的粤语流行歌时代在80年代之后蔚然成风,许冠杰作为开山鼻祖功不可没。

香港功夫武侠电影:民族主义意识的兴起

70年代,李小龙功夫电影令陈旧刻板的邵氏武侠片走向了末路。

现在来看李小龙的电影,你会惊诧于这些电影的粗糙,从剧情到功夫表演,都难称令人满意。李小龙电影之所以能够在70年代如此受欢迎,一是套路严重的邵氏武侠片已经令观众厌倦。李小龙的横空出世带来了不一样的观影体验,李小龙标志性的嚎叫和高踢腿,连带着他踢断“东亚病夫” 牌匾和痛打外国搏击高手的画面,令人扬眉吐气。李小龙电影的故事设定,不是中国人到大洋彼岸大战外国流氓,就是精武门弟子陈真大闹日本武道场,民族主义的意识是非常强烈的。

这种民族主义意识没有在成龙的电影中得到继承,却在电视剧《霍元甲》和徐克的武侠电影中得到回响。1981年徐小明监制、徐小明执导的电视剧《霍元甲》以霍元甲的传说为蓝本,实际上拍的是李小龙《精武门》的前传。

之所以说是“传说”,是因为事实上霍元甲根本没有和大力士交过手。而经过电视剧《霍元甲》的渲染,霍元甲痛打俄国大力士的故事深入人心。还有电视剧的主题曲《万里长城永不倒》,从歌名到“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 的歌词,都表达出香港人拳拳爱国之心。

这种对国家兴亡民族存续的忧患意识,在徐克的《黄飞鸿》电影系列中得到进一步的发挥。黄飞鸿所处的时代是晚清列强入侵中国,中国人备受屈辱的时代,在香港,则是殖民地人民与生俱来的自卑及对外来民族的敌视感。

而同时,西方国家的入侵,客观上又带来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那么如何看待这种矛盾的华洋杂处的身份?身份的困惑令香港电影人开始认真地反思。

对待残破的国家和羸弱的国民,黄飞鸿像鲁迅所说的那样,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但却无法寻找到救国救民的法子。医术救不醒国人,拳脚更打不醒国人,他只能众人皆醉我独醒,退到家乡独善其身。十三姨和牙擦苏等人,代表的是另一种中国人。他们全盘接受西化,却与这个古老国家显得格格不入。病入膏肓的垂老帝国,在官方、洋人、地痞流氓、义和团、闫振东这样的地方拳师和黄飞鸿十三姨几方势力的交织碰撞中走向新生。

这种民族意识在为徐克作曲的黄霑身上也体现得淋漓尽致。黄霑作曲,大量用民乐乐器,唢呐、琵琶、古筝、古琴、二胡、笛、箫、鼓等等中国传统乐器轮番登场,一曲奏罢,豪情万丈。从《我的中国心》和《男儿当自强》中你就可以一窥黄霑心中的爱国情结,从《沧海一声笑》使用中国传统五声音阶你可以感受到他对中国古典音乐的热爱,这流淌在他心中的热情谱写出一首首经典之作。

东方荷里活:尽皆过火,尽是癫狂

有思想深度的作品在香港电影中毕竟还是少数,更多的电影作品就像是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快餐。如何让观众得到满足呢?诉诸暴力和“无厘头” 喜剧是个不错的选择。

于是香港电影给人留下“尽皆过火,尽是癫狂” 的印象。那些节奏快速的武侠功夫片、神怪僵尸片和黑帮枪战片充斥于各家影院和录像厅,纯粹成为市民打发无聊时间的工具。其中不仅产生了吴宇森《英雄本色》《喋血双雄》、徐克《倩女幽魂》、林岭东《监狱风云》这样的经典,也产生了大量艺术水准较低、纯粹为了捞金拍摄的电影,王家卫纯粹是香港制造的一个例外。

90年代初,周星驰“无厘头”电影的横空出世,很大程度上依赖的正是香港市民的趣味。周星驰的表演风格极为夸张,想法天马行空。

所谓“无厘头”,从其概念和内涵来看,一说“哩头”即“来头”,因为粤语中的“哩” 和“来” 同音,显然,“无哩头” 就是没有缘由、没有来头、没有由来、没头没脑、莫名其妙之意;一说“哩头”就是“准则”,“无哩头”即“无准则、无分寸、乱来”。不管哪种解释,“无厘头”都和“乱来” 是近义词。

1990年8月,由周星驰主演的电影《 赌圣》成为当时香港电影有史以来,首部超过4000万港币的电影,因而“周星驰旋风”、“无厘头热潮”、“无厘头=周星驰” 等称呼不胫而走,“无厘头” 遂被论者认定为香港在90年代的一种疯狂无聊、杂乱无章的文化形式。

香港这个曾经既中又西或者不中不西的殖民化城市伴随着迅速腾飞的经济,令人目不暇接的时尚冲击波,令这个城市的发展节奏不断加速。

这种情况表现在90年代初期的各种类型电影里,则是一般三周甚至短到不到两周的拍摄周期以及平均速度只有4—6秒的时间的镜头。实际上,我们所熟悉的香港商业电影是世界上节奏最快的区域电影类型。如此之快的节奏,使得香港电影留给观众的思考时间少到几乎等于没有。于是,观众陷入到视听刺激的迷障之中。没有机会进行必要的逻辑分析推理,因而一些匪夷所思毫无道理的噱头才被加入进来。

黄金时代及其陨落

进入上世纪80年代,香港流行文化迎来黄金时代。这时候香港的经济飞速发展,娱乐行业开始产业化、集团化,国际大的唱片公司在港已经形成规模,于是大量的造星行动开始,他们的目标很明确:不仅仅是要造星,而是要打造一批超级巨星。

80年代,香港乐坛群星璀璨。谭咏麟、张国荣、梅艳芳、林子祥、陈百强、徐小凤、陈慧娴等众多殿堂级歌手同聚一堂,令香港乐坛热闹非凡。其中,谭咏麟和张国荣的谭张争霸成为整个80年代香港乐坛的焦点。

理论上,谭张争霸的风波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谭咏麟和张国荣同属一家唱片公司,谭咏麟在宝丽金总部,张国荣则于1986年从华星唱片转投宝丽金旗下分公司新艺宝,所以也不排除有幕后高手推波助澜的可能性。

不管怎么样,谭咏麟和张国荣的歌迷打得不可开交。其结果就是张国荣于1990年宣布退出歌坛,而在此之前,1987年十大中文金曲颁奖典礼,谭咏麟宣布正式退出不再领奖,希望两派歌迷不再为他们的偶像争斗不休。

超级巨星谭咏麟、张国荣的淡出,给“四大天王” 空出了发展的空间。

张学友和刘德华在80年代已经崭露头角。1990年,黎明的火速走红,将同属宝丽金唱片公司的李克勤的声势压下,取而代之。而香港乐坛的乐队势力亦开始被偶像派取代。当时因为黎明和刘德华同属偶像派,成为最大竞争对手,两人曾被封为双子星。而唱将实力派的张学友亦保持声势和前两者被合称乐坛“三剑客”。随后1991年,郭富城爆红旋风从台湾吹回香港,加上《东方日报》一篇打油诗的效应,香港“演唱会之父” 张耀荣(另一说法为方逸华)将四位当时最受欢迎的男流行歌手统称为“四大天王”,并得到市民广泛接受,一直沿用至今。四人都在多栖发展,但各自竞争最多的地方还是在音乐上,四人几乎垄断了90年代香港乐坛所有奖项。每年香港四大音乐颁奖礼期间,不仅四人竞争激烈、各自歌迷更是口水横飞。

四大天王于1992年被命名,影响力波及整个中华地区和亚洲,垄断了中国香港90年代最受欢迎男歌手奖,共举办超过1600场个人演唱会,唱片正版销量破1亿张,影视方面获得5座金马奖影帝,4座金像奖影帝。

四大天王横扫歌坛影坛的时代,正是香港经济和流行文化的鼎盛时期。

而近年来,香港流行文化的影响力有所下降。受网络冲击,香港唱片工业一蹶不振,香港电影的产量也降至历史最低点。香港文化的未来在哪里?

应该要看到,这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香港未来。香港、澳门回归后,粤港澳大湾区成为了一个新的经济发展中心。

大湾区作为一个主要以粤语为方言的区域,香港在其中仍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如何立足于大湾区发展的契机,利用自身优势,重新振兴香港文化,是现在香港文化人应该特别要考虑的事。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