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唐诗回响在地球村
第74版:专栏/花间碎语 2024-11-11

唐诗回响在地球村

孟晖

孟晖

专栏作家

Columnist

于故纸堆中发现时尚之美

这是盛唐气象的回归,也是全球化时代应有的文化图景。

在国家大剧院《唐诗的回响》音乐会上,由美国费城交响乐团伴奏,两位来自异域的男女青年歌唱家吐字纯正地咏唱《春江花月夜》,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全球化时代的绽放。

唐人最爱歌舞。据记载,在那个时代,诗人们一旦写出脍炙人口的佳章,很快就会有乐工歌者为之配曲,然后在各种场合演唱,民间也就人人争相跟学,文人的诗篇便变成了风靡一时的流行歌曲。悠悠千载之下,唐人的歌声已缈不可闻,只有文字的诗篇仍然在滋润着我们的心灵。因此,让唐诗在歌声中归来,乃是对那个伟大的文化时代最纯真的致敬。不过,“唐诗的回响”这一设想并非仅是在招魂,而是有着更远大的抱负,那就是在地球村开拓更为广阔的文明视野,让中西两种文化由交流而致交融,彼此映发,同现辉煌。于是,音乐会便呈现了如此的成果:唐代诗人张若虚的动人名篇,由美国作曲家梅森·贝茨谱曲,美国女高音歌唱家埃斯特·莫琳·凯利与拉脱维亚男中音瓦尔迪斯·杨松斯用中文演唱。

美国与欧洲的歌唱家能够准确地唱出《春江花月夜》那样一首长诗,乃是“iSing!国际青年歌唱家艺术节”(以下简称“iSing艺术节”)十余年努力的成果,而“iSing艺术节”创办人田浩江的灵感与心胸则起到了关键作用。很多人都是通过田浩江的那本自传式随笔集《角斗场的〈图兰朵〉》了解到他传奇性的艺术生涯,打动读者的是,他在笔下写出了一个时代,写出了西洋歌剧的盛世。

田浩江个人的际遇便与时代紧紧联系在一起,他的成功也反映了上个世纪中国人“人生能有几回搏”的集体精神。1983年,他赴美追梦,走出肯尼迪机场时身上仅有35美元,但立刻就花8美元买了一张站票,观看帕瓦罗蒂在大都会歌剧院主演的歌剧。随后是十年的努力,最终,这位来自中国大陆的青年登上了大都会歌剧院的舞台,与帕瓦罗蒂同台演出。

田浩江在大都会歌剧院担任男中音长达20年,参演了26部歌剧,还与全世界300多家歌剧院合作,演出多达1400余场,这种丰富的经历让他更能感受文明互鉴的意义,也更能洞察中西文明交融并进的无限前景。因此,在2011年,他创立了“iSing艺术节”并担任艺术总监,该艺术节其实是一项长期培养计划,一方面培养中国青年歌唱家走上世界舞台,一方面训练西方歌唱家用中文演唱。

田浩江与他的同道们广邀包括中国作曲家在内的各国优秀人才,为《将进酒》《静夜思》等诗篇作曲,由“iSing艺术节”的歌唱家在音乐会上加以咏唱。《唐诗的回响》音乐会在美国同中国分别推出,都获得了热烈的反响。富有意味的是,音乐会的合作方之一为费城交响乐团。1972年,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翌年,费城交响乐团成为第一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访问演出的美国乐团。2023年,该乐团于访华50周年之际,与“iSing艺术节”首次合作,在费城金梅尔音乐厅和纽约林肯中心举行了《唐诗的回响》音乐会美国首演。在2024年的清秋,同一支乐团同“iSing艺术节”再度合作,在北京的国家大剧院为唐诗献上一场精彩的演绎。

就这样,《春江花月夜》在交响乐队的陪伴下,以流水般的歌声的形式缭绕我们,让我们再次看到一千三百年前月光下的花林芳甸。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