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5日 星期三
新时代外语学科的新质发展
第62版:社会 2024-12-09
上海外国语大学建校75周年

新时代外语学科的新质发展

应琛

下图:今年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建校75周年。

下图:为了拓展中国话语传播路径,上外成立中文学院,旨在进一步用语言沟通世界,创造未来。

上图:上外新地标——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大楼全景。

上图:中阿青年思想者圆桌会议。

下图:汪奕霏在第四届中阿改革发展研究论坛担任志愿者。

秉承“格高志远,学贯中外”的校训,上外致力于开展以“跨、通、融”为教育改革的核心,培养“会语言、通国家、精领域”的卓越国际化人才。

记者|应琛

2024年9月19日,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尹冬梅以“改革向前,青春向上”为主题为2024级本科新生带来了一堂生动的“开学第一课”。讲课中,她强调了2024级新生两个共同的身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入校的上外人”以及“上海外国语大学建校75周年入校的上外人”,勉励大家,“这是幸运,更是责任”。

1949年12月,上海外国语大学(以下简称“上外”)前身——“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上海俄文学校”宣告成立。1994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正式更名为“上海外国语大学”。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外语学府,与新中国同龄的上外是新中国外语教育的发祥地之一。但近年来,国内高校外语专业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一方面,一些语言类院校的外语专业录取分数线大幅降低,毕业生就业率也有所下降;另一方面,过去5年间至少有101所本科院校撤销了外语类专业。

人们不禁要问,新文科、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外语学科如何发展,又将如何跨学科人才培养?今年迎来建校75周年的上外给出了答案——在建设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的奋进新征程上明确“五大坐标”,成为“多语种+”卓越人才的孵化培育地、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创新策源地、国别区域全球知识的关键供给地、全球话语能力建设的战略支撑地、外语教育改革发展的示范引领地。

与新中国走向世界同频共振

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校区的中轴线上,毗邻校内人流量最高的图文信息中心,一栋地上7层、地下1层的新地标建筑在12月4日迎来了启用仪式。今后,中外师生就将汇聚于此,围绕区域国别研究与教学,开展丰富的智慧教学探索与深入的研讨交流。这一熠熠发光的建筑新名片就是上外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大楼。

与这栋新大楼显而易见的中心位置相呼应的,是近年来“区域国别研究”在上外办学发展中的核心地位——2014年,上外在全国高校范围内率先明确提出,在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上重视区域国别课程建设和学术研究。

建设成在国别区域全球知识领域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更成为了上外如今的办学愿景。

回顾75年的办学历程不难发现,“国家队”的身份让上外每一次办学转型都与新中国走向世界的步伐同频共振,始终响应的是国家需要、民族需要、人民需要。

从建校伊始的单一俄语专业设置,培养俄语人才和俄语干部,到上世纪50年代,学校增设英语、德语、法语、阿拉伯语、日语、西班牙语等多语种专业,实现了从“单语种”到“多语种”的第一次转型。

上世纪80年代开始,伴随中国改革开放,学校在加强语言专业建设的同时,进行一系列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从外国语言、文学为主的单科性多语种学院发展成为文学、法学、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共同发展的外国语大学。这一时期,学校的办学内涵不断深入拓展,逐渐完成了从“多语种”到“多学科”的第二次转型。

进入新时代,学校扎实推进“双一流”建设,开启了“新文科”背景下具有外语院校特色的“多语种+”的发展途径,以构建中国特色、中国视角的国别区域全球知识体系为目标的新的发展阶段。

学校现有54个授课语种,56个本科专业,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目前已充分形成以语言文学类学科见长,文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工学等6大门类协调发展的学科格局,多元并举,特色鲜明。

开展有组织的科研

11月11日,上外“学术月”启动仪式暨科研成果展开幕式举行,拉开了学校75周年校庆系列活动的帷幕。开幕式后,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会士、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冯志伟作了主题为“数字人文与语言研究”的讲座。讲座由校长助理胡开宝主持。

事实上,早在多年前,上外就已经认识到数字与人文的结合是学校在未来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起点。其中,语料库愈来愈广泛地应用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中,具体包括语言学、文学、翻译学、舆情研究、国别与区域研究、医学和人工智能等领域。

为推进语料库在不同学科研究中的应用,2019年11月16日,国内首家语料库研究院正是在上外揭牌。彼时刚到上外的胡开宝任语料库研究院院长。在他看来,成立语料库研究院这一校级实体机构,既是对大数据时代和人工智能发展的强有力响应,也为学校乃至国家的语料库研究和应用的高水平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五年来,上外语料库研究院硕果累累。胡开宝告诉《新民周刊》,他所在的团队成功研发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数据库综合平台,建成汉语与28个语种的平行对齐,实现外语教学与科研的数据化、可视化与智能化。该平台自2021年正式上线运行以来,覆盖国内外1000余所高校和学术机构,广泛应用于教学与科研,成为“三进”工作的重要抓手,有效促进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的创新探索。

“我们还研发了智能化多语种教学与科研平台,它由语料库(教学与科研模块)、知识库和文献库等模块组成,可直接应用于多语种教学与科研,实现了成果转化。目前委托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销售总收入相当可观。”胡开宝表示。

此外,为对接国际学术研究前沿和国家发展战略,上外语料库研究院又开设二级交叉学科“语言数据科学与应用”,2021年第一次面向全国招收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它是基于信息科学、统计学、语言学和翻译学的新兴交叉学科,也是目前现代世界学术研究发展的一个潮流。该学科聚焦人工智能的最高阶段即语言智能。”胡开宝透露,今年第一届毕业生的就业率100%,“我们的教师团队去年还入选了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更有3位入选爱思唯尔外国语言文学高被引学者目录,在学界影响显著”。

近年来学校加强科研组织建设,有序推动相关智库建设。

胡开宝介绍:“目前,我们正在积极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根据国际前沿发展和对接国家需求,我们先找到问题,再梳理方向,最后建立团队。”在胡开宝看来,真正好的研究一定要形成规模效应。因此,今年上外将原来的语言研究院和语料库研究院整合成立全新的语言科学研究院,试图打造“一系四中心”的格局,即语言学系、理论语言学研究中心、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神经/心理语言学研究中心、语言数据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外语专业具有工具性、人文性和科学性等属性。过去,我们太强调工具性,而严重忽略了其他两个。如今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外语学科要发展,尤其什么是只有上外能做的,我认为有两件事,一个是区域国别研究,另一个就是语言科学。”新任院长胡开宝将语言科学研究院定位于高端研究机构,并透露目前正联合20多家单位承接了国家发改委的高质量语料库项目。

统计显示,截至10月,上外获批高层次科研项目52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22项)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2项)立项数均创该校历史新高,中华学术外译项目(10项)立项数位列全国高校第一。

打造中国文化话语传播路径

比赛、课堂、生活,无处不是跨文化场景。近日,第六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国际组特等奖冠军团队在一场直播中分享了参赛经历与心得体会。

回顾大赛的“案例开发与展析”环节,团队展现出一场“中外育儿观念大碰撞”。这是一个典型的“虎妈猫爸”式家庭:高级翻译学院的马坚饰演来自埃及开罗的“猫爸”,中文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谢庆龄饰演来自中国上海的“虎妈”。父母的教育理念本就不尽相同,更因为“生二胎”产生分歧。同样来自中文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王成功则“反串”了他们可爱的六岁女儿。

三位选手均说,通过比赛更坚定了他们对中文和中国的热爱,又有了坚持学习汉语的动力。

而留学生讲故事的场景并不只出现在跨文化能力大赛,也出现在汉语国际教育学科的课堂上,指导老师何晖分享了自己的一个课堂小设计:同学们先用母语朗读一首自己国家的诗歌,再用中文为大家解释这首诗的意境。这样的模式促进了中外学生的文化互鉴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同一届跨文化舞台上绽放光芒的,还有一支上外的中国学生队伍同样获得佳绩。上外学子用跨文化理论拆解生活中的跨文化现象,在对外讲述中国故事的过程中,逐渐从倾听者变成传播者,解锁跨文化交际中“文化自信的密码”。

为进一步拓展中国话语传播路径,上外于近日正式成立中文学院,由原来的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及校内其他院系的中文学科教师组成。

在学界看来,中文是一切学科的基础,对外语学科来说则是基础的基础。新任中文学院院长陈昌来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表示,“格高志远、学贯中外”是上外的校训,其中“外”自然不必多说,但“中”如何体现?在他看来,上外过去在中文学科方面已有不错的成就,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有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学位硕士点和博士点,有一支有影响的师资队伍,但力量相对分散,未能形成合力,不利于中文学科更好地发展,“趁着75周年校庆,学校成立中文学院可以说是适逢其时,既能发挥学校语言文学研究优势,整合中文学科资源,夯实中文学科建设基础,更有利于中文学科支撑‘学贯中外’的校训,又能更好地发挥中文在中外互动及中华优秀语言文化国际传播中的价值”。

在陈昌来的设想中,中文学院成立后,首先要以高水平并有鲜明上外特色的中文学科建设为目标,统筹推进中国语言文学和国际中文教育两个学科建设;其次要做好三个互动,形成学院教风、学风新形态。

“一是中国学生与国际学生互动发展,二是研究生与本科生互动促进。”陈昌来解释道,国际中文教育/汉语国际教育本硕博学段能够贯通,中外学生、不同学段学生聚集在一个学院,不仅能加强中外学生的互动交流,还能形成学习共同体,如可组建“1+2+N”的学习共同体,即由1个博士生(包括博士后)带2个硕士生,再加上N个本科生。“三是中文学科和外国语学科能够更多融合交流,互相促进,在‘跨、融、通’中产生新的学科增长点和特色学科,中文学科可以且应该为中国语言文化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提供支持。”

“向上、向外、担未来”

11月15日,来自阿拉伯国家联盟和19个阿拉伯国家的54位优秀青年领袖在上外参加了一场主题为“传统和现代价值观对青年的影响”的中阿青年思想者圆桌会。此次活动亦是2024中阿青年发展论坛暨中阿青年领导人研修交流营活动之一。

汪奕霏是上外国别与区域研究专业阿拉伯国家特色研究生项目研一的学生,也是本次活动的志愿者。此前,她已经陪同中阿青年在海口、厦门等地考察交流。

“大一大二是打好语言基础的黄金时期,这时应该聚焦基础的听说读写。而大三之后就需要运用掌握的语言去了解语言对象国的经济、文化或其他感兴趣的方向。”汪奕霏告诉《新民周刊》记者,大三期间公派前往科威特大学文学院交换是她本科阶段最幸福的事,“在科威特,我有幸受到了中国驻科威特大使的接见,大使希望我们作为中国青年能发挥语言能力,讲好中国故事”。

当发现当地人对中国的了解十分有限,甚至存在误解与偏见时,汪奕霏深感讲好中国故事并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为此,她曾参加当地华人协会组织的汉服秀,为台下观众详细介绍了马面裙、旗袍等服饰;也曾协助大使馆在科威特大学组织中国文化展,向当地师生展示书法、茶艺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课堂上,她还向同学们介绍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习俗等。

近年来,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评价和广泛响应,并与阿拉伯国家形成“1+2+3”合作框架。2016年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阿盟总部,在演讲中面向阿拉伯世界宣布成立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2017年,由外交部、教育部和上海市政府共同主办,上海外国语大学承办的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揭牌成立,旨在落实习主席访问成果,加强中阿在治国理政和经济发展方面的经验交流。

截至目前,中心已举办22期研修班,累计全覆盖培训22个阿拉伯国家550名中高级官员;配合外交部建设中阿智库联盟;已举办4届中阿改革发展论坛……

“无论是在第四届中阿改革发展研究论坛担任志愿者,还是这次的中阿青年发展论坛,这些经历都带给我更多对于中阿交流的现实体会,也坚定了我的深造决心。”汪奕霏表示,上外提供了许多能让学生参与到全球治理的平台,今后自己将在阿语领域深耕,并为中阿友好交流做出贡献。

其实,关于什么是“新文科人才”,上外早就明确——以“跨、通、融”为教育改革的核心,培养“会语言、通国家、精领域”的卓越国际化人才。

在“开学第一课”上,尹冬梅用一张新生年龄轴,向同学们展示了当代青年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同频共振的紧密联系,希望上外学子以无悔青春践行“向上、向外、担未来”。

新学期开学前,校长李岩松则对同学们提出三个“希望”:希望大家利用学校提供的丰富培养平台,夯实语言基础的同时,加强人文和科学素养,不断提升全球话语能力;希望大家不断突破专业界限,跨界探索新知,拥有跨学科跨领域的核心能力;希望大家在AI时代保持独立思考,具备数智素养,在变革中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让自己的人生理想在上外扬帆起航。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