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探索上海幼儿体育发展新模式 市政协委员建议从幼儿抓起
第A14版:青少年体育 2021-01-25
如何应对“小眼镜”、“小胖墩”越来越多?

市政协委员建议从幼儿抓起

李一平

本报记者 李一平

少年强则国强,儿童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儿童青少年是否健康成长关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关乎民族的兴衰和复兴。但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中“小眼镜”、“小胖墩”、脊柱侧弯等健康问题居高不下,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在近日召开的上海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期间,来自体育界别的杨薇、余诗平、王晨以及朱东四位政协委员将目光再次聚焦加强幼儿体育上,针对幼儿体质健康问题建言献策,着力推动上海幼儿体育教育发展。

儿童青少年近视肥胖防控形势十分严峻

近视已经成为世界难题,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形势尤其严峻。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2020疫情期间近视增长率达11.7%,其中小学生的近视率增加了15.2%、初中学生增加了8.2%、而高中学生增加3.8%,目前我国近视人数已接近7.5亿,居全球首位。与之相似的,由于缺乏健康的作息和适度的运动,我国的幼儿肥胖率和近视率同步增高。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6-17岁、6岁以下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分别达到19%和10.4%。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不仅家长对于青少年体质、青少年体育的关注度逐年增高,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卫健委、教育部、体育总局等部门出台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中,都极为关注儿童青少年的体质健康问题。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促进儿童青少年体育锻炼和运动技能培养,提高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已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幼儿期的体质健康水平是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的基础。幼儿阶段儿童身体形态和神经系统发展迅速,是平衡能力、协调能力、灵敏性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些能力充分发展,能促进幼儿神经系统和脑功能的完善。针对如何尽早干预,通过体育教育帮助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上海体科所副所长王晨建议,可以组织开展常态化幼儿体质测试、评价工作,及时把握幼儿体质发展的基本特征和变化趋势,及早实施干预。从娃娃抓起,加强幼儿身心特征研究,有针对性地开展基本动作技能学习,将为今后进行体育运动,学习运动技能,提高体质健康打下重要基础。

幼儿体育的重要性认识程度不断加强

目前,社会上对于幼儿体育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在不断加强,幼儿园更加注重体育活动和体育游戏相结合,在发展幼儿基本动作能力的同时也注重个性化培养。社会化的幼儿体育培训机构也逐渐增多,为幼儿参加校外体育活动提供了更多选择。上海市体育局青少(科教)处副处长杨薇则认为,一方面可以在师范和体育院校加强幼儿体育专业教师培养,提高幼儿园体育专项教师数量和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发挥上海市青少年体育协会等行业协会力量,加强对幼儿体育社会机构从业人员的培训,规范市场;同时可以积极组织开展各级各类线上线下幼儿体育活动和亲子活动,营造社会和家庭关心支持幼儿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

在幼儿体育发展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幼儿体育活动开展中因过度保护,以及教师不会教、不敢教等综合因素影响,开展的体育活动难度偏低;适合幼儿生长发育特点的体育活动和体育游戏还不够丰富;幼儿体育师资数量不足,专业性不强;社区健身场所缺乏适合幼儿体育活动的设施;幼儿体质监测和评价还未广泛开展等。

针对这些问题,上海体育学院教授朱东建议,从学校层面可以创新和优化幼儿体育课程体系,推进快乐体操、趣味田径、小篮球、小足球等项目进幼儿园,倡导趣味化发展,探索适合上海3-6岁幼儿的运动指南。上海市体育局规划产业处(法规处)处长余诗平认为,可以适当加强加强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在建设社区配套设施时因地制宜配置幼儿体育活动设施,为幼儿体育活动提供“家门口”的适宜场所。

青少年体质健康“从娃娃抓起”,四位体育界别政协委员立足幼儿体育教育,着力推动青少年全面健康发展。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