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给奥运选手高磊的一封信
第A13版:校园体育 2021-09-06
高安路一小东体中队的开学第一课

给奥运选手高磊的一封信

王泠一/刘俊/陆瑞雯/余闻婕

徐汇区体育局党组书记林福东接受高安路一小东体中队的慰问信

高安路第一小学著名校友高磊

滕平校长(后排左)、作者(后排右)和高安路一小的小记者合影留念

慰问信全文

高安路一小的小信使们在红色主题邮局

新学期开学前夕,徐汇区体育局党组书记林福东收到了市人大代表、高安路第一小学滕平校长委托孩子们送来的慰问信。送信的学生代表郑皓予、陶辰辰和潘楷文,请求林书记想办法转交给他们的校友高磊哥哥。林福东欣然接受了请求。

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 王泠一

本版摄影:刘俊、陆瑞雯、余闻婕

讲好体育报国故事

关于男子蹦床运动员高磊的为国家荣誉奋力拼搏的感人事迹,林福东和其徐汇区体育局的同事们,多次在区域内的各个场合宣讲过。高安路一小作为全国德育示范学校、学校党支部作为上海市先进党组织,滕平校长、朱海燕书记也经常给孩子们讲述国家队校友的报国故事。

除了高磊,还有姚明、邵婷、沈福麟等国家体育功勋人物的传奇经历。他们也情系母校,并且希望母校能够继续出现国家队选手。而随着高安路一小新校区(华展校区)的投入使用,曾经长期困扰滕平校长、朱海燕书记和体育老师们的场馆硬件瓶颈得到了破解,全校师生热情高涨!

历经磨难、推迟一年进行的东京奥运会在今年暑假里终于得以举办,滕平、朱海燕、林福东、王泠一以及徐汇区文明办主任杨海英、徐汇区教育局局长王彤等同志都认为:奥运会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绝好抓手,校友奥运参赛的事迹、战绩更是赋能学校德育工作的重大法宝,是可遇而不可求,而且高安路一小具有不可替代、让兄弟学校羡慕的校友优势。两年前在东方体育日报社大力支持下,高安路一小成立了东方体育日报中队(简称东体中队),经常性地传播体育报国故事。

东体中队向高磊校友发出慰问信

体现更加深厚的情怀

不能以金牌

为唯一的成功参照坐标

起因是这样的:高磊校友曾多次在国际大赛中夺得冠军,同时蹦床又是中国奥运代表团的强项并多次获得奥运金牌,因此本届东京奥运会,高磊校友自然就被母校和徐汇故乡的父老乡亲寄予了厚望。如7月31日下午,滕平和林福东就陪同高安路一小的红领巾们,在徐汇区政府的直播大厅,共同收看男子蹦床决赛,倾心等待国歌声中冉冉升起五星红旗的激动时刻。然而,高磊校友却因为腰伤很意外地在资格赛中失利,但他的队友董栋顶住压力为祖国夺得1枚银牌!

在徐汇区政府的直播大厅,滕平校长和林福东书记多少有些郁闷,观赛的高磊小校友们更是情绪上有波动。怎样宽慰孩子们呢?滕平、林福东和杨海英等同志,当即和笔者进行了深入沟通。我们一致认为:不能以金牌为唯一的成功参照坐标。本届奥运会除了强调“更快、更高、更强”,还首次提出了“更团结”的人文口号。而人民群众对中国奥运选手的期待,首先是平安归来而非是成绩第一。

因此,在我们取得的共识中,成功的参照坐标应该是:报国情怀第一,人文关怀为重,战绩优异最好以及可持续的为国争光能力。作为全国先进工作者、特级校长滕平的主要教育理念是“留白”。就是孩子的成长如同在一张白纸上绘画,画笔(尤其是家长的冲动感)不能完全掌握在大人手里,要有相当部分的自主学习和成长权利由孩子们自己掌握,同时不能把画纸都给填满了。没有留白的绘画,绝对不会是成功和精彩的作品。而笔者通过高磊以及中国女排的东京意外失利,还进一步认识到:如何正确看待失利、失误和失败?如何准确把握拼搏、坚忍和奋斗?如何全面理解友爱、宽容和赋能?不应是教育和德育的留白。

高安路一小同学们的愿景

在这些认知下,孩子们用一个月的时间为高磊校友准备了慰问信。滕平校长和朱海燕书记都相当重视新学期开学第一课的设计,她们读了这封充满情怀的慰问信内容后,就决定以东体中队为发起者,展开第一课德育主旋律。高安路一小同学们的愿景是,“我们和滕校长、朱书记、体育局林书记一样,都非常牵挂您的康复。东京奥运会之后的暑期调研中,学校的运动健康顾问、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冯云海教授告诉我们:运动员尤其是国家队选手和奥运参赛者,因其训练强度和比赛中的不确定因素,会使肌肉和关节出现疲劳,当这种疲劳积累过重时就可能受伤,旧伤复发会更麻烦。不过,冯云海教授还很自豪地告知:八院和六院的医联体工程中取得了骨科医疗的重大突破和新口碑,尤其是对运动创伤的康复以及预防特别有利。因此,我们衷心地希望您回到家乡上海徐汇时,母校的师生代表能够陪伴您去医联体检查一番。”

慰问信中,孩子们还深情地告诉著名校友:“高磊哥哥:不管体坛风云如何变幻,您永远是我们心中的报国英雄。上海团市委领导在离高安路一小不远的地方,设立了全国首家红色少年主题邮局。因此,这封慰问信就由母校和徐汇区体育局,一起从这家红色少年主题邮局向您发出!最后,再次祝您早日康复、顺利重返蹦床赛场,为祖国和家乡争得更大光荣!”林福东书记读罢此信,认为在全市和徐汇区都在大力建设城市软实力的当下,这封慰问信直接体现了上海的温度!他为孩子们联系上了高磊所在运动队的领队,对方欣然接受并希望在9月1日出发,即征战陕西全运会的前夕,能够收到这封可以鼓舞士气的母校慰问信。

上海团市委合作交流部大力支持

红色少年主题邮局

提供开学主题邮戳

高安路一小东体中队开学第一课,还得到了上海团市委合作交流部相关负责同志的大力支持。如陆瑞雯姐姐就亲切地告诉红领巾们:“上海红色少年主题邮局,是全国第一家此类机构。于2020年6月1日正式挂牌,是上海团市委合作交流部红色印迹系列活动的线下实体平台,内设雷锋驿站,主要通过线下的主题邮局和线上‘互加计划’等载体,结合重要节日、节点(如新学期开启等),积极开展红色主题研学、红色微课堂等主旋律活动,面向全国青少年宣扬红色文化和传承红色基因。”而为了赋能今年秋季的新学期,调研员朱敏还提供了精美的明信片和开学主题邮戳。明信片上印着的新时代形象,则是人见人爱的戴红领巾的三毛!

高安路一小总部校区地处徐汇区天平街道辖区,因此东体中队的开学第一课自然得到了天平德育圈的大力支持。如天平街道少工委主任丛海燕同志,就特地为小信使之一的新生代表郑皓予同学在开学前夕制作了小记者证。郑皓予对笔者来说也是可遇不可求的“神童”,他认识很多汉字和英语单词;见过他几次,每次在他妈妈的包里都会有一本厚厚的图书。他的偶像是院士爷爷吴孟超。而在他阅读的图书中,最让我惊讶的是少儿彩绘版的《本草纲目》。为了充分了解祖国中草药的文化遗产,郑皓予暑假里还去八院中医馆多次进行观摩并和冯云海书记成为了好朋友。更有意思的是,郑皓予认为高磊哥哥要治好运动伤病应倚重八院中医馆的针灸!他的想法也让人特别感动,在此和小朋友一起祝高磊完全康复!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