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4日 星期日
苏一名,气冲霄汉智取大跳台
第A03版:2022北京冬奥会特刊 2022-02-16

苏一名,气冲霄汉智取大跳台

薛思佳

专题专稿 本报记者 薛思佳

在2月15日进行的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决赛中,中国选手苏翊鸣以182.50分的成绩摘得一枚金牌!这是中国代表团本届赛事的第六枚金牌,就此超越在2010温哥华冬奥会的五枚金牌,创造中国代表团在历届冬奥会上的最佳战绩!而苏翊鸣也就此打破了谷爱凌在一周前创造的纪录,成为我国最年轻的冬奥会奥运冠军!特派记者 章丽倩 发自北京

昨天是元宵节,“节日快乐”和“吃元宵了吗”成了冬奥闭环内很多人的当日问候语。而在首钢滑雪大跳台的混合采访区里,这里最浓重的节味儿则来自于每一支话筒架上都挂着的硕大的红色中国结。

当然,对期待苏翊鸣能在这里冲金成功的国内媒体来说,这些中国结也完全可被解读为展望胜利的好意头。

从观众席的上座率来看,苏翊鸣这场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决赛的受关注度比几天前同一片场地上的谷爱凌金牌战更高。当然这也正常,因为在闭环内防疫形势整体正常的情况下,北京冬奥组委此前已预告会有限度地增加现场观众人数,提升现场观赛氛围。

在竞技体育的道路上,老骥伏枥的故事总能触人心怀,与之相比,体现了“少年强,体育强,中国强”的实例则更能让人感受到蓬勃的朝气和繁荣的展望。

当首钢滑雪大跳台再一次成为少年天才起飞的舞台时,从金句频出的谷爱凌,到不紧不慢已有超越年龄的沉稳感的苏翊鸣,他们为此处“雪飞天”的官方昵称进一步丰富了注脚。“雪飞天”,如今的它既有对敦煌壁画中飞天元素的借鉴,也有对大跳台项目英文名字“big air”的呼应,还有——对中国体育在雪上领域中崛起的历史性见证。

从参加完颁发纪念品的仪式,到一路接受混合采访,再到进入新闻发布厅接受赛后采访,在这近两个小时的时间里,苏翊鸣全程都身披五星红旗。实际上,他是把这面国旗在身上打了一个小小的结。苏翊鸣说,尽管自己才17岁,但这个奥运梦想已在他心中留存了太久太久。

可能也是因为早在内心琢磨过许多遍的缘故,所以在赛后近两个小时的采访过程中,在面对相似的提问时,他也总能用自己那不紧不慢、仿佛超越了年龄的语气,来耐心地跟众多媒体分享自己此时此刻的心情。

面对媒体时,苏翊鸣是一个有些早熟的天才,而在面对已陪伴自己多年的外教佐藤教练时,他又成了一个会让情绪更加外露的孩子。他会跟教练拥抱,会把脑袋埋在教练的肩头,也会颤抖了音调,湿润了眼睛。

昨晚,当首钢滑雪大跳台的媒体中心迎来又一轮夜色时,已经完成了全部比赛任务的现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在着手整理场地的同时,也跟最后离场的记者们一一说了再见。“等冬奥会闭幕了,以后有机会欢迎再来北京玩呀,再到首钢这儿来看看呀。见证了两位天才夺冠,我们这儿可太旺了。”是啊,待到疫情退散,期待能有再遇时。

金牌是最好的成人礼

等待挪威选手蒙斯·勒伊斯韦兰第三轮分数的一刻,时间仿佛凝固了。直到大屏幕显示出171.75分的字样,意味着最后一位等待出场的苏翊鸣已经以182.50分的成绩拿到他个人的首枚奥运会金牌,“在第三趟出发之前,我其实已经知道自己的分数足够拿金牌了。我完全就是享受这个瞬间,然后看着下面所有人在为我欢呼,真的是特别感激。”在提前锁定金牌的情况下,苏翊鸣并没有在最后一轮选择挑战1980的世界最高难度,而是用一个自己最为喜欢的动作为自己的首次冬奥之旅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这四年里我一直都在幻想这一刻,每天都会想站在领奖台最高的位置会是什么感觉。但是我第三趟滑下来的时候,我没有任何感觉,脑子完全是空的。”

夺冠之际,苏翊鸣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这一刻是我从小到大一直梦想的。在我很小的时候,知道冬奥会要在祖国,在家门口举办的时候,我就想作为一名中国人尽自己最大的一份力量去为祖国争光。今天我把这面国旗披在了自己身上,然后站在了冬奥会领奖台最高的位置,真的是特别激动。这块金牌对我来说意味着太多。”苏翊鸣说道,“我觉得能拿到这个成绩最离不开的就是我的祖国,我的父母,还有每一位支持我的朋友。作为一名中国人,能够把我自己最大的一份力量贡献出来,为国争光,让所有人看到中国单板滑雪现在是站在全世界最高的位置,觉得特别开心。”

在正月十五元宵佳节之际,苏翊鸣用一块金牌给全国人民送上了最好的一份礼物。虽然自己身处闭环内,而无法和家人团聚,但苏翊鸣表示无论自己和父母离得有多远,他们的心都是在一起的,“我知道我妈妈现在是怎样想的,她也知道我是怎样的感受,因为我们一家人为了这个目标都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我觉得对我们所有人来说这都是一个特别特殊的日子,也在这里祝全国的所有朋友元宵节快乐。”据苏翊鸣透露,自己在早上训练的时候,就看到了父母前来观赛,“最后一跳的时候,我的眼睛从来没有离开过他们,差点都撞到墙上了。真的是特别激动,能够和他们分享我人生中最特殊、最神圣的一个瞬间。没有父母,就没有我的今天。感谢我的父亲在我四岁的时候,让我去尝试单板滑雪,让我爱上了这项运动。”

再过三天,就是苏翊鸣的18岁生日,而这枚金牌毫无疑问是他最好的一份成人礼,“没有任何的疑问,我得到了18岁生日最好的一份礼物,没有任何礼物比这个更来之不易和珍贵。现在我需要去好好享受这个瞬间。”

和单板滑雪共进步

在成为奥运冠军之前,苏翊鸣另一个为人熟知的身份是电影《智取威虎山》中的小栓子,而他的表现也一度让解说惊叹,“苏翊鸣把首钢大跳台变成了林海雪原,气冲霄汉!”在被问到如何规划未来的道路时,苏翊鸣说道,“单板滑雪和演艺都是我特别喜欢的两件事情,我都会为我所爱的事情付出自己的全部。”

苏翊鸣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奥运会金牌只是自己的目标之一,只是梦想的开始,自己还有很多不同的心愿和目标等待去完成,“我想让所有人都看到,我不仅可以在一个事情上做好。我会为我的目标付出自己的全部,也尽量地展现给大家一个全方面的我。”

在17岁的年纪,站上奥运会的最高领奖台,并不意味着苏翊鸣会就此停止前进的脚步,反而激发了他更多突破自己的欲望,“我觉得单板滑雪永远没有最高的地方。我们所做的事情就是因为爱,所有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因为自己最爱的事情来到了奥运会赛场,每个人都在努力去突破自己。所以对我来说,也是尽量地把自己最大潜力发挥出来,然后希望能为单板滑雪,为自己的祖国做出一份贡献。带着爱,和单板滑雪一起进步,这就是我的目标。”苏翊鸣坦言自己从来没有想过有朝一日会参加奥运会,甚至站上领奖台,“我是属于很敢去想的人。自从奥运会宣布在祖国举办的时候,我就有了参加奥运会的梦想,那个时候我可能滑得还没有滑雪爱好者那么好,所以那时候完全是一种幻想。但是我通过自己的努力,拿到了这枚金牌,为自己的梦想付出了所有,证实了我自己说的那句话,就是永远去相信自己的目标。如果你一直朝着这个目标努力,你一定会得到自己想要的。”

“小苏神”是一种荣幸

在感谢父母之余,苏翊鸣不忘感谢一直陪伴、帮助他的佐藤康弘教练。在夺得这枚金牌之后,两人也是相拥而泣,“我觉得我的教练是改变我人生的一个人。在我决定成为单板滑手的时候,我就和他认识了。我们用了很短的时间去磨合,非常了解彼此,也非常信任彼此。我每次出发之前和他拥抱,都会感觉到一种特殊的力量,会让我对比赛更有信心。”受到疫情的影响,苏翊鸣和佐藤康弘教练在一段时间内只能通过视频的方式来进行训练,这也成为了师徒之间最难忘的经历,“那段时间会感觉到自己特别无助,因为看到其他人在进步,然后自己在技术上遇到了瓶颈,没办法去攻破一些动作。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是他一直支持着我,无论他有多忙,都会抽出时间来回复我的视频,特别细心。所以可以说是他完全改变了我的人生。”

因为出色的表现,苏翊鸣被媒体用来和苏炳添相提并论,被誉为“小苏神”,对于这一外号,年仅17岁的他谦虚地表示这是自己的一种荣幸,“在夏天的时候,我也一直在看东京奥运会,看了苏炳添的比赛。这对我来说是一种激励,因为他的精神和我特别像,我也是一直朝着这个目标和方向在努力。我也开心大家能够把我和他放在一起。”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