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4日 星期日
中医奥运互鉴  巴赫都来打卡
第A07版:2022北京冬奥会特刊 2022-02-16

中医奥运互鉴 巴赫都来打卡

中医文化守护冰雪健儿 针灸推拿成为明星项目 章丽倩

北京冬奥村、延庆冬奥村、张家口冬奥村和主媒体中心,在本届冬奥会的这四大地标内,都有一处主题一致的空间,它就是——中医药文化展示与体验区。当中医之韵与奥林匹克欣然相逢,它们就为中外文明的互鉴打开了新的窗扉。专题撰稿 特派记者 章丽倩 发自北京

现场学习五禽戏

巴赫成最强“课代表”

在冬奥盛会开幕至今的这十多天里,许多运动员、媒体工作者和闭环内的其他人员都已去中医药空间感受过一番。不过,若要从中选出一位最强“课代表”的话,可能还得是已在这四大地标都完成打卡的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先生了。

从五禽戏到太极拳,这些中国文化中传承至今的精华健身功法,它们虽大名鼎鼎,但在北京冬奥会的舞台上要如何来做到通俗易懂的文化输出呢?答案可能就藏在新潮的A I(人工智能)科技里。

在到访延庆冬奥村,巴赫在那儿的中医药空间内完成了一番“文武双修”,不仅认真听完了志愿者的专业讲解,还到AI大屏幕前跟着演示现场学习了五禽戏中的虎戏。从“虎举”到“虎扑”,巴赫入乡随俗,依样画葫芦地完成了又一重虎年打卡。

在操练完虎戏后,他又体验了充满中医特色的《极简穴位健身操》,之后还向现场志愿者致谢并赠送了奥运五环徽章。

盲盒宣传接地气

成功“吸睛”年轻群体

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国际奥委会主席,但在北京冬奥会的闭环内,巴赫先生的同款沉浸式中医药体验,却是向所有人张开了欢迎的怀抱。

从上午8点30分到晚间10点30分,对在主媒体中心中医药空间内提供讲解服务的宋英梅来说,向来自各个国家与地区的媒体工作者“推送”中医药文化中的精华,就是她在北京冬奥会期间的日常工作。

当然,万事总有开头难的时候。这片中医药空间在刚进入1月下旬时便开放了,但在最初的一个多星期里,或是因为许多媒体工作者尚未进入闭环,又或是刚进环诸事繁杂,所以来这里参观和体验的人并不多。

“后来,我们一方面是经常在AI大屏幕前练操给路过的人看,另一方面此前就在制作中的中医药盲盒也到位了,我们就多了可以跟大家介绍和推荐的道具。再后来,主媒体中心里的人越来越多,知道我们这片空间的人也多了,事情就上轨了。可能一开始部分年轻人是因为对盲盒感兴趣而走进来的,但这种比较轻松和接地气的推广,又确实增加了让中医药文化去到更多人身边的机会。”宋英梅向记者介绍道。

来自俄罗斯的吉娜和她的同事巴波夫,他们就是来到空间内体验了中医药文化的海外媒体工作者。在这里,他们跟着AI大屏幕学习了太极拳,领到了分别代表着五禽戏中熊戏和虎戏的盲盒纪念品,还听到了屠呦呦如何研发提取出青蒿素的故事。

翻开记录参观人员的花名册,记者发现,自1月下旬开放至今,已有来自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巴西、俄罗斯、泰国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名媒体工作者,来打卡了位于主媒体中心内的这片中医药空间。

打出一张文化牌

凝心聚意的“第一次”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合作项目在全球的陆续开展,中医药已传播至196个国家和地区。而专门设置中医药空间,这则是北京冬奥会上的一项特别创意。据了解,在一项世界级赛事中集中展示中医药文化,这很可能也是历史上的第一次。

据了解,这次冬奥闭环内的中医药空间是由中国中医科学院联合行业内优秀的中药企业来牵头组织、设计和搭设的。

“我们希望大家看到中医药文化是有传统的、有底蕴的,同时也是现代的、创新的、与时俱进的。根据这样一个定位,我们做了体验区的设计。”该项目的负责人如是介绍道,“中医的创新发展就是我们去充分借鉴现代的科技技术,让中医向着更高的高度去发展。就像这次展示空间一样,我们也是在实践这样的思路,中医从来不排斥先进的科学技术,相反(这些科学技术)会融入到中医里面,促进中医的发展。”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治中有卓越表现的中医药“三药三方”,这次也于主媒体中心的中医药空间内合体亮相。

针灸、推拿都是冬奥村“明星项目”

通过打“AI太极”领取盲盒礼物的花名册上显示,来自奥林匹克广播服务公司、英国广播公司、朝日电视台的工作人员是主媒体中心中医药文化展示空间的常客。工作人员说,除了了解中医药文化、学习太极,还有很多外国人专门询问能否在这里接受针灸治疗。

实际上,不仅仅是文化展示、体验,中医药以针灸按摩等形式在冬奥会运动员健康保障、创伤治疗、疲劳消除方面也做出了很多贡献。

“中国的中医药非常棒,穴位按摩、拔罐,我们在训练中也经常做,非常有效。”在北京冬奥村的中医药体验馆,几名巴西运动员如此说。

提到拔罐,不得不提到“飞鱼”菲尔普斯。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菲尔普斯身上拔火罐留下的红印曾一度成为西方媒体的热门话题。

“我们除了做文化展示空间,还派出了包括几家附属医院医生在内的近百人,在闭环里做健康服务保障——包括常规的参与核酸检测、120抢救,还有利用中医理论为运动员提供食物营养咨询服务……”中国中医科学院相关负责人说。

向世界展示“中医之美”

跟着AI大屏打太极拳,抽取中医药盲盒礼物,看人体经络穴位三维演示……在北京冬奥会主媒体中心,有这样一个100平方米大小但科技范儿十足的中医药文化展示空间,就像一扇神奇的“窗口”,吸引了往来的中外媒体工作者们的目光。

不仅仅是主媒体中心的中医药文化展示空间,北京冬奥村和延庆冬奥村也设立了以“10秒”中医药体验为核心理念的中医药体验馆。这些中医药文化“传播窗口”调动中医药各领域专家参与设计,以高科技手段为载体,打造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新范式。

冬奥会上的中医药展示

设置中医药展示空间、体验馆,是本届冬奥会的一项特别安排。据媒体报道,这也是首次在世界级赛事中集中展示中医药文化。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治中有卓越表现的中医药“三药三方”,这次合体亮相主媒体中心的中医药文化展示空间。中国中医科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三药三方”,中医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治全过程均可发挥作用。

中国中医科学院联合行业内优秀中药企业牵头组织了中医药文化展示空间的设计、搭设,该负责人说:“我们希望大家看到中医药文化是有传统的、有底蕴的,同时也是现代的、创新的、与时俱进的。根据这样一个定位,我们做了体验区的设计。”

世界文明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药在北京冬奥会上惊艳亮相,来体验参观中医药文化的世界各地朋友怀着好奇前来,带着赞叹离开。

“一位加拿大代表团的随队医生参观完后极为震撼,他跟我分享了自己对中医的理解与敬佩。”延庆冬奥村中医药体验馆的志愿者司天卓说,“中医药体验馆不仅是传统中医药成果的展示平台,更是中国形象的展示平台,希望各国(地区)运动员能在这里了解中医,进而了解中国。”

北京冬奥村中医药体验馆的志愿者负责人张晓冰说:“这里是我们传播中医药文化和讲好中国故事的平台,我希望通过团队的努力,让更多外国朋友看到中医之美!”

“中医药历史悠久,不仅是中国的瑰宝,也将对世界人民的健康做出贡献。”一位拉脱维亚运动员参观完体验馆后说。 (节选自新华社)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