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IC
日前,91岁的知名相声演员杨少华在其个人社交平台上,晒出一条生病住院的视频。视频中,杨少华透露,自己因为血压太高而住院,在家人们的悉心照料下闯过了一关,目前已无大碍。
一般而言,夏季气温比较高,血管处于扩张状态,此时血管内压力小,血流阻力也小,血压自然就会降低。可是,不少人却仍然因为血压高而入院治疗,这是什么原因呢?
切莫擅自停药
每到夏天,不少高血压患者会发现自己的血压“降低”了,便误认为夏天是血压的“安全期”,于是放松警惕,有的患者甚至会自行减药甚至停药。其实,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行为。随意减、停药物会导致血压波动,甚至会造成血压“报复性反弹”,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事实上,高血压患者与健康人群不同,他们对温度的适应能力较差。当气温升高时,血压反而会骤升、血黏度增加,最后形成血栓,造成生命危险。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高血压患者还患有脑动脉硬化,血液更易凝结,血管阻塞的概率更大。
因此,夏天并不是高血压患者的“安全期”,绝不可掉以轻心。
稳住血压,记住“四个一”
要应对血压的变化,安全地度过炎夏,高血压患者不妨记住“四个一”的口诀。
“一个温度”夏季,将室内空调温度设定为26摄氏度及以上较为适宜。同时,应勤开窗通风,保持室内外空气流通。
“一杯温水”夏季人们出汗多,体液损耗明显,要随时补充水分。特别是高血压患者,睡觉时不妨在床边放一杯温水,夜间如果醒来,可以喝几口,稀释血液。
“一个午觉”除了保证夜间的充足睡眠外,每天还可增加半小时左右的午睡时间。
“一次出汗”不管天有多热,高血压患者需要保证每天都有一次适量的出汗过程。夏季适当出汗有助于人体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血管壁弹性,进而起到稳定血压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高血压患者应适当减小运动量,运动时间也应缩短。运动要避开气温最高的时间段,不要在阳光直射的环境下运动,持续时间控制在30~60分钟。
上海市同济医院心血管内科谭红伟(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