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6日 星期四
痴花 与上海最近的十月 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 不欲与俗人齿 马悦然的中国缘
第20版:夜光杯 2019-11-04

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

吴幼萍

我从小的爱好就是看书读报写作文,1966年初夏初中毕业时遇到了“文革”,升学愿望破灭,两年后,我被分配到崇明长江农场务农。

从大城市来到偏远农村,尽管有艰苦生活的准备,挑战还是接踵而来。高尔基的长篇小说《我的大学》,描写阿廖沙16岁抱着上大学的愿望来到喀山,把贫民窟、码头、面包房、杂货店当成了他的社会大学。从这个意义上说,农场也是我的“社会大学”。在艰苦的环境中,我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收工回到宿舍,我们传阅从自己家里带来的中外名著,交流阅读的体会。我把床当作写字台,坐在小板凳上写了许多读书笔记,还学写新闻报道,把三夏、三秋中的人物和事写成小通讯、小故事登在黑板报上,并送到场部广播站,初享了“发表”的愉悦。不久,我被提拔为连队副指导员,并于1973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75年夏天,我已从连队调到了营部党总支工作。一天从场部学习回来,领导忽然找我谈话说,这次大学招生,我们有一个复旦新闻系进修班的名额,经研究,决定推荐你去学习。真是个喜讯!

复旦新闻系是中国历史最悠久、名扬海内外的新闻传播教育机构。我们这个班是为培养市郊基层宣传干部而招生的,30名学员个个经过艰苦劳动的磨练。虽然学制只有一年(后延长了半年时间),但系领导还是很重视,选派了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为我们授课。在校期间,我们系统地学习了中外新闻史和采访、编辑、写作、新闻摄影等课程。担任我们班主任的是徐泽老师,陈韵昭老师讲授通讯等写作课,丁法章老师讲授评论课,两位老师都曾带我们一起去宝山、川沙等处实习和调研。当时教摄影的谢恩光老师在崇明长江农场手把手地教我们取景、构图、拍摄和冲洗相片,那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我先后到原宝山县广播站和文汇报实习了4个月,拜著名的记者、编辑为师,懂得了办好报纸、广播站靠的是知识、智慧和勤奋。

离开复旦新闻系后,我一直没有放松学习,有将近8年时间在“补文凭”。我想这不单单是为了获得文凭,而且是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责任。

2006年初,做了28年宣传工作的我从岗位上退了下来。如何使自己的退休生活过得充实、有意义?我想,还是要继续学习新知识、新事物,于是我报名成为老年大学的学员,至今未间断过学习。先后学习过电脑、摄影等课程,还又一次报名了一直钟爱的写作课程。

我有幸成为新闻学院的校友,感到非常荣光。母校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一直激励着我去实现人生价值。

明起刊登一组《身边的艺术节》。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