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广告 保利大剧院新演出季看点几多 从小房子走出去 形式创新 独具匠心 内容更新 不变初心
第16版:文体新闻/文娱 2019-12-12
“邬达克建筑遗产文化月”周六启动

形式创新 独具匠心 内容更新 不变初心

孙科住宅

邬达克旧居

第五届“邬达克建筑遗产文化月”将于本周六正式启动。活动规模变大了,展览形式又创新了,论坛内容更新了,但不变的是五年来的这一份初心。上海邬达克文化发展中心主任刘素华说:“阅读上海历史建筑遗产,不仅仅是为了发现、为了保护,更是为了将历史的智慧告诉未来,为了传承这个城市一如既往的开放、创新、包容的品格。”

3D展览 立体记忆

邬达克旧居、孙科住宅、爱神花园、绿房子、市三女中、国际饭店和大光明电影院,邬达克建筑是上海这座城市中美丽的存在,一个转角,一个街区,不经意间,你就会与邬达克建筑不期而遇。不过,各种限制之下,我们无法一一进入其中,踏勘历史建筑的样貌。二维的照片呈现,又不能立体逼真地充分展现这些建筑。将于14日揭幕的“当3D遇上邬达克建筑”影像展,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策划而生的一次创新展览。影像展邀请一批3D摄影艺术家,他们用3D摄影技术,将带给观众另一只科技之眼。届时,在邬达克旧居,当我们戴上红蓝镜片,或是3D眼镜,便能够从容便捷地走进一幢幢建筑,如临其境、栩栩如生地触摸岁月的年轮,品味建筑师精心雕琢的细节。“相信参观者能获得一个关于邬达克建筑的‘立体记忆’。”刘素华介绍说,结合邬达克建筑3D影像展,3D摄影艺术家们还将带领市民在“哥伦比亚住宅圈”实地探访,教授立体摄影方法,进而从中评选出一些优秀作品,在文化月闭幕式上进行颁奖。

讲座论坛 各自精彩

2009年乔争月搬到武康路的一个弄堂里时,没想到正处在这条风貌道路成网红的前夜。2011年武康路当选“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此后专程来喝咖啡、踩落叶、看武康大楼的游人越来越多。这变化背后有什么缘由?低调安静的武康路曾有怎样的传奇和故事?为找到答案,乔争月对武康路的历史建筑、城市空间特征、保护规划理念等进行多维梳理和发掘,做了大量实地采访和英文文献调研工作,并著有《上海武康路建筑地图》。下个周末,乔争月将与大家分享武康路“城市山林”的独特风貌和这条道路不为人知的秘密。

今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市考察调研,第一站就来到了杨浦滨江南段,而杨浦滨江的总设计师,正是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章明教授。杨浦滨江南段的杨树浦水厂栈桥、示范段、雨水花园、人人屋、绿之丘等,是章明团队历经四年多时间精心设计打磨而成的。四年多里,他和团队秉承“向史而新”的理念,注重发掘杨浦滨江厚重的“近代工业摇篮”的历史遗存,反对推翻重建,而是如底片叠加,使历史内涵在新的改造中呈现越来越丰富的面貌。在第五届“邬达克建筑遗产文化月”闭幕式现场,章明教授将充分阐释团队的设计理念,揭秘如何帮助杨浦滨江完成从“锈带”到“秀带”的华丽转身。 首席记者 孙佳音

一路走来的轨迹

●2015年12月,首届“邬达克建筑遗产文化月”活动启动,主题是“走近邬达克”。那年展览、讲座、研讨会,以及专门印制的“邬达克上海建筑遗产分布地图”和活动纪念章,都只为了吸引更多人走近邬达克,走近建筑遗产与城市历史。

●2016年冬天,第二届“邬达克建筑遗产文化月”如期而至,张安朴、陈键、应海海、杜海军、毛冬华、洪健、贺寿昌、李乾煜等艺术家,用国画、油画、水彩、雕塑等不同的艺术手段和视角去捕捉邬达克建筑与上海这座城市的关系。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时龄、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毛时安齐聚一堂,共同梳理“上海建筑遗产保护走过的三十年”。

●2017年初冬,“此处是吾乡”城市记忆与乡愁摄影邀请展,拉开了第三届“邬达克建筑遗产文化月”序幕。艺术家和市民对于上海城市建筑文化遗产的认知和热爱,弥散在上百张照片里,也萦绕在城市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建筑遗产保护利用案例讲座,以及分享会、朗诵会的现场。

●去年是邬达克抵沪100周年,第四届“邬达克建筑遗产文化月”在“城市建筑的文化使命”高峰论坛的各抒己见中落幕。同济大学副校长伍江说:“上海有很多热爱这座城市建筑文化的市民,‘邬达克建筑遗产文化月’就是一个缩影。一个城市的伟大和精彩是在一代代文化遗产的沉淀中,一代代人对文化遗产的呵护中成就的。”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