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我们必须拿起武器 还被恶搞的郭沫若一个公正 为三线建设者立传
第15版:星期天夜光杯/文艺评论 2020-02-09

为三线建设者立传

——读唐宁新著《归去来兮》

扫一扫请关注“新民艺评”

◆朱大建

晚报同事唐宁赠我一本她厚厚的新著《归去来兮——一部亲历者的三线建设史》,为似被历史遗忘的大三线建设者立传。此书上了新浪读书、光明日报、上海文艺出版社、探照灯等好书榜单。

记得在2015年的春节,我去电影院看王小帅反映三线建设的电影《闯入者》,意外碰到唐宁。她告诉我:她要写一本三线建设者的书,所以来看这个电影。她这么一说,我想起来了,在2006年晚报夜光杯副刊上,曾刊登过唐宁去贵阳访问上海内迁的新天光学仪器厂职工的连载纪实作品,当时引起较大影响。没想到她竟然念念不忘此事,立志要为默默无名的三线建设者立传。

又过了4年,在2019年的秋天,我收到了这本43万字图文并茂的《归去来兮》。唐宁为写《归去来兮》,做了99次涉及到275人的采访和核实,工作量之大,远远超出作者事前的预判,对一名退休记者来说,将275人的“碎片化”叙事,最终整合成一本有条理有逻辑有人物有情节的非虚构著作,是艰巨的工作,不由得让人感叹和敬佩作者的文字能力、职业操守和敬业精神。

这本书以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国家为应对两个超级大国的战争威胁,将重要军工企业从沿海内迁到大山里的历史作为背景,写上海光学仪器厂负责部分迁建和大力援建,上光厂大批的工程师、技术工人和家属,牵着抱着孩子,扛着简单的行李,响应国家号召,来到荒凉的山沟沟里,克服工作上生活上的无数困难,很快建设起一个技术先进的新天光学仪器制造厂,为海军潜艇建造潜望镜,为国家生产各种光学仪器。而几千名内迁员工,加上家属有上万人居住的新添寨,讲上海话,吃上海小菜,流行上海服饰,成了上海嵌入贵州的一块民俗文化飞地。然而,当初的浪漫激情过去之后,接下来的便是日常的柴米油盐的艰难,便是上海大城市和贵州大山里生活、经济收入差距的体验。

这本非虚构巨著,写了100多个真名实姓的人物,人物微观故事由当事人向作者口述,大量的真实人物出现在书中,生活细节有水汁淋漓的质感。这本书写了迁一代,迁二代,迁三代整整三代人,从上世纪60年代的计划经济社会,一直写到当下的市场经济社会,写了十年动乱和后来的经济体制转型给新天厂带来的震荡,给人物命运带来的变化,增添了本书的深度、广度和厚重感。读这本书,可以从一个内迁工厂的命运变化,看出几十年间中国社会、经济的急剧变化和飞速发展。

《归去来兮》除写了100多个人物群像之外,也浓墨重彩写了几个贯穿始终的重点人物。如葛民治、王小帅、吕克勤、许东峰等人物和家庭。

葛民治是这个内迁人群的灵魂人物,原是上光厂的党委书记,内迁后是新光厂的党委书记,他原是进步学生,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九死一生。转业后带队赴贵州办厂,“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子孙”,临终时几无存款。这是一个始终用理想主义光芒照亮内心的人物。

这本书的写作特色,主要是当事人口述,口述之外的宏观叙述及文字串联部分,由作者以第三人称作简练概括,这种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结合起来的写作方式,尽可能最大程度保证人物和事件的真实可信,原汁原味还原当时情景,同时又兼顾了完整性可读性,称之为“史”,是确切的。如果再褒扬一点,称之为“史诗”,也不是不可以。而本书开头的“引子”,浓郁的抒情,诗意的文字,凝聚着作者很深的感情。千万知青下乡,曾引发很多知青文学作品,出现一个知青作家群,而涉及几百万人内迁的三线建设,文学作品很少,这正是唐宁新著《归去来兮》价值所在。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