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高峰
这两天,微博上有个退租事件炒得沸沸扬扬。
起因是一位作家爆料:一家互联网长租公寓运营商,最近反复电话骚扰两位女性租客,让她们搬家,理由是疫情严重,房东要收回房子。女租客之前刚签了租房协议,并预交了半年房租,租期到今年6月底。但这家公司单方毁约,态度蛮横,对于女租客“现在上哪儿找搬家公司和房子”的质问,竟回答“那是你的事”。
女租客一家都是外地来沪人员,但老老少少春节期间都没出过上海,甚至没出过家门。此时却要被租房公司限期搬家,听来不但令人愤慨,也让人担心:疫情之下,正该是不出门、少出门的时候,却有人打着疫情管控的幌子赶人离家,岂不荒谬?
所幸前晚微博发出不久,上海闵行公安分局颛桥派出所民警就上门走访,安排女租客到派出所做笔录,将租赁合同、租金缴纳记录等依法取证。更暖心的是,做完笔录已是凌晨,警察叔叔怕女租客打不到车不安全,还开车送她回家。昨天一早,居委、物业也先后上门,仔细了解事情经过,看了租约、检查了水电燃气和房屋,表示一定帮租客维权,绝不允许对方断电断水断网。此事的处理结果,也令发帖作家点了个大大的赞:“谢谢上海这个高效有序的文明城市。太喜欢上海啦。”
退租事件从冷到暖的反转,令人高兴,但背后反映出的一些问题,却不能随点赞一笑而过。大疫当前,严格、精准的管控措施没有错,但法律的底线不能突破,人心的向背不能忽视。
首先,疫情管控必须依法。最近,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强调,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劲的时候,越要坚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
此前上海召开的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市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决定》,授权市政府可以采取一些临时性应急管理措施,但这种授权并不意味着没有边界,疫情防控措施也应当由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等法定主体实施,要遵循比例原则和最小利益侵害原则,措施要与疫情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的性质、程度和范围相适应,既不能反应迟缓,也不能反应过度。“在积极支持,确保小区封闭式管理措施有效落实时,也要防止出现歧视或者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要保护包括租住者在内的合法正当权益。”
其次,战疫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支撑。有爱,才能真正懂得守护的真谛。上海是一座包容的城市,既有“硬核”的管控措施,也有温暖的人间真情。疫情发生以来,我们听到了许许多多暖心故事:“模子”夫妻彻夜赶制点心“投喂”医护工作者;平常人家自制快递柜摆上零食饮料感谢快递小哥;外来人员返沪居家隔离,居委干部买菜送上门,帮忙倒垃圾,关怀无微不至……
最近,寒潮来袭,上海浦东警方对辖区桥洞等区域全面排摸,发现17名无家可归的流浪者,马上伸出援助之手,对愿意回老家的,由救助部门负责购买火车票,送他们回家;还想留在上海的,安置到镇里的临时安置点,赶在雪落之前让他们有了温暖避风港。
一座城市,有爱,才会有希望。如果疫情过后,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关心荡然无存,那么我们还是败给了病毒。
上海“战疫”,不相信冷漠。唯有以爱为纽带,才能凝聚最大的力量战胜疫魔,迎来春风化雨,山河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