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击新冠疫情的阻击战中,有这样一个场所,既是抗疫的“特殊战场”,又是密切接触人群的“健康港湾”,这里就是普陀区集中隔离健康观察点,一个让许多人绕着走、唯恐避之不及的场所,却有一群人临危受命,在此集结,演绎了一个个细节严苛又充满温情的故事,用行动构筑“隔离不隔爱”的暖心守护。
一天筑成防御墙
在健康观察点,一扇扇门将人们隔开了,筑起的却是一道守护健康的防御之墙。
1月26日晚,普陀区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决定筹建集中隔离健康观察点。1月27日,区内首个集中隔离健康观察点在某快捷酒店内改建成功。在区领导的驻阵指挥下,全区精兵强将组成先锋队第一时间报到,区卫监所、街镇、公安、城管、社区卫生、消防、酒店服务、安保等8个部门的工作人员迅速集结,一道防御之墙一天内筑成。
观察点的二、三层共108间房被征用,大门口有安保人员值守,出入人员都必须测温,一旁还放置着装满酒精的消毒喷壶。每天,转运收住、消毒供餐、医疗监测、员工管理等内容,汇聚成了观察点的日常。
在这里,卫监所所长俨然成了“酒店经理”;医务工作人员是“专属医生”;转运接送“司机”由卫生监督员和城管队员客串;消杀队员每天完成多区域的保洁消毒;中环国际酒店专业队伍承担“客房服务”,提供送餐、清洁等日常服务;网格中心工作人员是迎接“客人”的前台和安保;街镇提供“后勤保障”,公安民警、消防部门确保场所安全。
练就专业守护团
为住客送餐,医护组、消杀组的先后次序怎么安排?转运队员、街道、公安怎么对接,客房组收集的住客信息如何报送?第一次例会,各部门围绕业务深入探讨,区卫监所理顺职责并制定流畅的分工;
第一次前往社区接收“住客”,团队成员“心中没底”,区卫监所负责人主动“押首车”,带领城管队员、医护人员等组成第一队人马,指导大家麻利地穿好全套防护装备启程转运;
第一次在社区转运,队员们冒着寒风耐心解释,化解隔离人员顾虑,把“住客”请上了车。途中又克服护目镜起雾等重重困难,保障路途安全,顺利完成转运;
第一次送发热“住客”外出就诊,卫生监督员、转运队员顶着寒风在夜间出征,迅速把“住客”送到指定医院就诊……
有了这些忐忑的“第一次”,工作团队最终成长为专业过硬的守护者。
不舍被“宠爱”的日子
今年春节,小王(化名)带着父母到上海探亲,没想到却住到了观察点。“一开始我很无措,幸运的是,这里工作人员暖心的照顾让我们放心了许多。”令小王感动的是,得知他父母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症状,工作人员在餐食安排上颇为费心。告别之际,小王用文字写下了感激,“今天要离开了,被你们‘宠爱’的日子也要结束了,大恩不言谢!”
外地来沪的小方(化名),这个春节是在观察点度过的,入住观察点之前,她在公园露宿了两夜,此后的14天,这里成为了她的“家”。观察点有干净的床单被子,有洗漱用品,房间里暖烘烘的。入住当天是元宵节,医护人员送来了晚饭,还有汤圆。入住期间,小方因发烧而恐慌,医护人员为她悉心检查治疗,安慰她“只是感冒,好好休息,不用担心。”小方一直铭记这些暖心的时刻,她说,“等隔离结束以后,不知道还能不能找到理想中的工作,以前我总觉得没有信心,可是现在,我突然感觉自己有勇气了。”
观察点的“住客”人来人往,工作人员尽己所能提供服务,有的住客对餐饮口味有特别需求,他们尽量满足;有的“住客”带着“小宝宝”,他们会为客人送上绘本;有的外籍客人签证即将过期,他们联系帮助办理延期手续;有年纪大的客人要含钙量高的奶粉,他们帮忙代买;有的客人在房间抽烟、想外带白酒等食品,他们及时劝阻……
一次次暖心的付出、一句句安慰的话语,让客人们在特殊时期,感受到别样的“爱”。正如一位客人所说,“观察点‘保护’了我们,尽管这里是‘隔离场所’,但隔离不隔爱,工作人员有爱又专业,真的很赞!”
本报记者 江跃中 通讯员 姚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