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苏清
妻与我皆老兵,从军数十年,定居之所落在哪?颇有思量和周折,最终一致选择,回朱家角古镇安个窝。
朱家角既传统又现代,渲染了江南的历史。只要有暇,便会漫步古镇。走累了,到老街“江南第一茶楼”小坐,品茗,观水,赏桥,傻傻地看来来往往的人物,别有一番意趣。碰到饭点,随便靠河寻家土菜馆,点上活蹦乱跳的河鱼河虾,当然还得喝瓶土酒,生活惬意无限。有位师友曾诗曰:“唯喜清幽爱‘三苏’,城隅湖边一小屋。半亩方塘一鉴水,房前屋后数行竹。浊酒自酿留客醉,万家灯火写我书。亲友老友若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饭后微醺,一路观景,归途数里,不知不觉就到了家门“听雪堂”,妻总会埋怨:哪是散步,追也追不上侬。
古镇有个江南名园——课植园。打动我俩的是,昆曲《牡丹亭》在此有实景演出,其描述了官宦之女与贫寒书生之间起死回生的爱情传奇。
每个人的三生三世里,都有一座“牡丹亭”。穿越的时光中,一朝游园,惊梦春回!以青灯为引,松亭试泉,闻天籁而知雅意。聆者与伶者,于曲水流觞中,归于天地玄黄。《牡丹亭》艺术总监谭盾认为:园林就是乐器。流水为琴弦,山石为打击,花鸟虫草为合唱,风吹草动是交响。用三五件纯粹的中国乐器,以极简主义的方式演奏自然之声,体现外部自然和内在心灵的共通,世间的一切都可以互相对话。
观赏此剧,内心更觉没有别的空间比园林更能够承载昆曲之美了。你置身于和杜丽娘柳梦梅共同呼吸的气场,一步一景,一颦一笑,咫尺瞬间……这是一次梦幻之旅。数百名观众坐在江南园林,隔着一弯流水,随着拱桥曲路,对亭台,倚水榭,头顶明月,绿柳青竹,在风声蝉噪中,倾听穿着精美戏服的杜丽娘与柳梦梅在湖畔缠绵私语。风声水声、虫鸣蛙叫,配合竹林萧萧,成为一曲自然唱……
当然徜徉在夜晚的朱家角,如果你不去水乐堂,观赏音乐剧“天顶上的一滴水”,那就实在不懂现代的朱家角,那就极“奥特”了。一场具有生命哲学深度的音乐会,生如梵唱之静谧,止于夏花之灿烂。它交织着现代与古典、东方与西方、佛门与尘世,以及生存与终极。
水乐堂坐落在朱家角漕港河边,是一幢改造过的农舍。室内布局设计大胆而独特,依着高大玻璃落地门的舞台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水,在夜色中隐约与户外的河流融为一体。而这一由内至外的延伸使“水”有了更宽泛的含义,也为接下来的演出平添了几分神秘感。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用水营造浩瀚博大的思想境界,而后比对出个人的渺小。谭盾是一位颇具哲学思辨的作曲家,善于从日常活动中提炼出令人感动的意义。演出一个小时,最打动人的是巴赫与禅宗的对话。锤击钢柱的巨响如同婴啼,猛地将你带进水乐堂。旋即进入一种极深的静谧,席水而坐的女演员手中戏水,河对面的禅宗佛寺里传来僧人晚课的梵唱。肃然坐忘,时光静止了……
月出皎皎,流水涓涓,空气都产生了神奇的流动,架起了天、地、人之间沟通的桥梁,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这使我不由眼眶湿润,音符、水声、思绪融为一体,怎一个美字了得!
江南夏日,莲蓬上市了,河中的野鸭成群嬉戏,庭院中鸟儿在林间扯开了嗓子,牵牛花怒放,还有不知名的野花,一片片盛开在大地上。我们古镇上的新生活,也似人生遇到第二春,开启了神仙般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