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 敏
二十多岁时,在主席台前的空地上,因为没座,年轻的我和伙伴们乐呵呵席地而坐,听于漪老师谈对教育的理解。庚子年教师节前夕,再次线上聆听人民教育家于漪前辈的情怀金句已是泪流满面。不是吗?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未来!
怀着忐忑、怀着希冀……教师节前夕,新学期终于如期开学了!9月1日的清晨,作为乌南幼儿园的园长妈妈,我早早地站在园所的门口,和老师们一同迎接久未见面的孩子们。大家尤其惦记着那些将史无前例独自进园的三岁萌娃们。
其实近几年开学日,来园会哭闹的新生越来越少,主要是很多家庭已意识到孩子对外交往的重要性,有意使他们接触面变得越来越广。所以疫情背景下的开学准备,老师们动足脑筋。如:一对一在公园和孩子及其父母见面,开展暑期“特殊的家访”;临开学前,一个班一个班地开展亲子活动,让萌娃们熟悉自己的教室和同伴;园方还特制了“乌南小熊”一一赠送,鼓励他们和小熊一起愉快地上学……
于是,即使与父母分离在园门口,也只有几个孩子零星地哭闹声,那是缺乏安全感的信号,是释放情绪、适应陌生环境的自我调节。更多的孩子表现出的是面对新环境的新奇和萌动:我想玩滑滑梯!幼儿园的饭好吃吗?我画的画好看吗?
教师节前,我有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巡园,展开和个别小班萌娃的交流,这是他们融入集体生活和乌南大家庭的关键一周。
一个三岁女孩在教室里止不住地哭泣,我走过去坐在她身边,她就顺势坐到我的腿上哭。于是,我说:“我们俩长得真像哦!你圆圆的脸,我也是圆圆的脸。你的眼睛圆圆的,我的眼睛也是圆圆的。你的头发有刘海,我也有刘海。”孩子立即止哭,看着我,愣了一下,又哭诉着:“我要爸爸!”我说:“爸爸要去上班,宝宝上幼儿园。就像我来幼儿园上班,我的宝宝也要去上学校呀。”“那你什么时候来幼儿园的呢?”“我来幼儿园,很久很久了呀。”真好,有戏!对话正式建立,意味着孩子对我感兴趣了。
她继续问:“你为什么要来幼儿园?”我答:“幼儿园里有许多小朋友可以一起玩啊,还可以学本领。你会跳绳吗?你会搭那些积木吗?”她摇摇头。我继续对她说:“你搭个积木呢,这个车子可以开动;再搭个房子,就可以住小动物……”
我们间的一问一答看似是平常的对话,但却是一种有趣的语言游戏,舒缓着孩子内心的焦虑与不安。我关注到这个孩子的语言水平以及对爸爸的依赖度,更关注她言语背后所传递出的情绪状态及对老师的信赖度。她逐渐平复的情绪与行为,就是她在建立对新环境的信任。当我再见她时,小萌娃在集体中已怡然自得。
教师节,我放下了手头的文本工作去走走看看,和孩子们聊聊天。有了孩子们的幼儿园是灵动的,他们的快乐成长才是我们工作的幸福所在。每个孩子的成长速率各不相同,没关系!让我们一起静待花开,开启又一个美好的新学期!
明日请看《这是一场来之不易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