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0日 星期五
走过半世纪的爱,依旧可以这么年轻
第21版:金色池塘 2020-09-25

走过半世纪的爱,依旧可以这么年轻

◆何占豪在珠海经济开发区四十周年庆典上指挥演出

◆何占豪在夫 人病房庆生

◆何占豪在夫人病房庆生

◆新婚的何占豪与张玲敏

今年8月29日,何占豪的87周岁生日是在夫人的病房里过的,我全程在场,激沸的心潮至今未平,感受了作曲家与其夫人共同用一生谱写的这部独特的可歌可泣的爱情“协奏曲”,似《梁祝》般幽婉缠绵、扣人心弦。

□文/烁渊

同声祈愿

今年何占豪的庆生活动,完全是夫人张玲敏执意“要办一下”的。占豪兄曾提议等两年,到九十岁再办。玲敏不依。去年一场大病,她至今心有余悸。丈夫最终服从,但提出必须在病房里“微办”。邀请好友10位之内,时间不超过20分钟,这也是医院特许的前提。玲敏不得不同意。她正二度住院接受治疗。

8月29日上午11时,几位好友围绕在玲敏的病床两侧,占豪兄站在靠夫人最近的位置,手捧一束学生献给他的鲜花言短意长:“我的一切都离不开太太。我要把鲜花献给我的太太,祝她健康长寿!”说着,他把鲜花递到玲敏手上,并轻声叮嘱:“你要好好配合医生治疗,一定活到100岁!”接着,占豪兄俯首把嘴唇贴近夫人的脸颊,轻轻一吻。这一吻啊,蕴蓄了多少感激与歉意、挚爱与祈福,玲敏不禁泪如雨下。众好友与围观的医护人员、病友无不动容。

“你也一定要活到100岁!”玲敏在病床上祝贺丈夫生日,“谢谢何老师,我一定要战胜病魔,我们要一生一世在一起,天上人间,永不分离。”这时,玲敏泣不成声,占豪兄含泪频频点头称是。两双手紧紧握在一起,微微颤动,这是两颗永远眷恋的心在共振。顿时,病房里响起一阵轻轻的难以抑制的掌声。

似被一道闪电击中,我的心一阵震颤。“天上人间,永不分离”,分明是一对少男少女的山盟海誓。走过半个世纪的爱,依然可以这样年轻。

同船合命

他们是一对“急风骤雨”中的患难之交。那时,《梁祝》已声誉鹊起,但因为各种原因,何占豪陷入了孤独、痛苦的境地。就在这个时候,有人来说媒。媒人是音乐学院声乐系王老师,他曾与何占豪一起参加上海县颛桥乡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当年的工作队里有一位漂亮、活泼的姑娘张玲敏,是上海市卫生局的机关干部,郎才女貌,王老师很想撮合这一对。

王老师是音乐家,他心里有自己的清醒判断:《梁祝》是一部经典之作,何占豪是一位前途无量的作曲家,他应该有个好的人生归宿。何占豪则疑虑重重,自己只是个刚入职的青年教师,常年住在学校宿舍,无房无钱,更何况自己目前的境遇不被人待见。

好在张玲敏爱才心切,她对作曲家早有仰慕。有小姐妹问玲敏,如果他永世不得翻身,嫁不嫁?玲敏毫不犹豫:“嫁。”她的择偶标准有五:出身好、有才华、高学历、是党员、人忠厚。何占豪完全符合。“如果将来他上不了讲台,当不了教授呢?”小姐妹又问。“嫁给他,就准备跟他一辈子过普通人的生活。没想过以后怎么样。”玲敏是个质朴、纯真的好姑娘。

处于极度痛苦、孤独的作曲家,正“盼和风春雨如膏”,姑娘的爱,似和风拂面、枯木逢春。1969年,他们成婚,新房是上海音乐学院一间年久失修的破旧琴房:漏雨难堵,地板“七翘八裂”。新婚的生活之路,坎坷不平。屋内,一条铅丝串起一块塑料布,将琴房一分为二:里边一个衣柜、一张床,外边一张桌子、四把椅子。没有厨房,一只煤饼炉放在琴房门口,日里开、夜里封。煤烟气常常触发玲敏的哮喘病;没有卫生间,每天一早,就要去公共厕所倒痰盂。就在这样的环境里,他们同舟共济。

第二年,儿子出生。玲敏起名为“岿”。希望孩子长大以后,无论在怎样的大风浪中或是艰苦的生活环境里,都能始终“岿然不动”。那段艰难岁月,也为这患难之交的爱,奠定了一生“岿然不动”的基座。

同心勠力

春回校园,何占豪重返讲坛,成为了教授。他的家也迁入了上海音乐学院新建的教工宿舍楼。心与生活有了着落。肩负教学、创作双重使命,他日以继夜,艰辛探索中国民族音乐走向世界之路。

最近几年,他依然新作不断。他的作品曾荣获中国音乐艺术最高奖“金钟奖”;去年又获上海文学艺术终身成就奖。今年8月26日,在珠海经济特区40周年庆典上奏响的民族管弦乐曲《英雄泪》,是何占豪的又一部佳作。八十开外,创作激情还如此勃发、屡获殊荣,在音乐史上并不多见。他动情地说:“我离不开我的太太,她是我的好帮手。”

郎才女貌相配,总有趣味相投。玲敏擅长琵琶演奏,还有一手好书画。然而,为了成全作曲家,她忍痛割爱。

玲敏还是一位勤快、俭朴的“全天候家政”。即使患病体重轻了40斤,她还是坚持自家的事情自己做,不肯让丈夫插手。《梁祝》60周年的宣传报道,图文摞起来足有一米多高,全凭玲敏一件件分类保存,所以她也自称是何占豪的“私人秘书”。近年来,何占豪心脏有点问题,医院的挂号、取药都由玲敏一手包办。她买了个便携式血压计,还制作了一张表,“责令”丈夫一天三测。每次何占豪出差,她都要电话远程督察。即使病重住院,她也是一天几次微信,催促丈夫按时服药、测血压。这位“保健医生”履责极严格。

玲敏愿用一生呵护作曲家,荣辱与共。她总希望丈夫继《梁祝》后,仍有源源不断的新作奉献社会。她以此为己任,以此为荣耀。上个月26日,当珠海奏响丈夫新作《英雄泪》时,她兴奋得犹如自己被“金榜题名”。我收到她转发的“珠海快讯”,是29日凌晨三时四十分。其他几位朋友收到她的转发,也都在凌晨时分。共享丈夫的荣耀,她可以彻夜不眠。

同谋谢恩

还记得七年前夏季的一天,我接到何占豪的邀请,说是儿子从美国回来,邀我参加他家人的小聚。那天傍晚,我如约赶到宝庆路上“愉园”二楼,暗吃一惊。近十只圆桌高朋满座,我被安排在与孙正阳、筱月英、樊婷婷等同桌。其场面显然不是“家人小聚”,而是“宾朋大聚”。家有何喜?问左右邻座,都不得而知。在这场无标题的“文艺界联欢会”上,好多位名家被点名敞怀献艺。主持人则是占豪兄的夫人张玲敏。我惊讶于玲敏的生动、玲珑,掌控全场,游刃有余,好一个才女!节目之间还有开奖活动,在场的朋友,人人有奖。占豪兄夫妇这般编排,究竟为何?

后来我才知道,这天是占豪兄80岁生日。夫妇俩精心策划,决定借这个机会感谢一路上给予扶持、帮助的领导与朋友。这个“天机”保密甚严。要不然,大师大寿,无论如何现场也应该有鲜花、花篮、贺词等。然而,这一切都没有。如此别出心裁的庆生活动,也只有夫妇俩在精神境界的高度认知统一并默契“协奏”下,才有这样一个高明的文化创意;真是“夫唱妇随”,“蝴蝶高飞成双对”。

思绪回到病房里,顿觉爱的情潮澎湃。好友剑萍即兴朗诵了词家茂博先生献给何占豪夫妇的诗作:“本为乡里一穷童,落纸哪知惊岱宗,彩蝶炫催四海泣,华音乐渡五洲崇。豪雄自有玲珑系,德艺岂无家国功,纵是千秋梁祝事,何如一世夫妻同。”我想,真正的爱固然是缘起于彼此心仪,但一定会伴随一种超越一般物质与欲望的精神文化追求,并为此同心、同德、同生、同荣。这样的追求不息,爱就永远不老。词家所言极是。

(本版图片由何占豪工作室提供)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