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朱女士的孩子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被诊断为哮喘,得益于东部儿科医联体的辐射效应,她在浦东金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能看到专家门诊,日常随访也在社区,极大地控制了时间、费用成本。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稳步提升,让病人们更愿意留在社区。
“十三五”期间,上海基层网底不断夯实、全面推进区域性医疗中心建设、全力建设亚洲医学中心城市……顶天、立地、强腰工程并进,一项项务实举措使越来越多市民享受到医改政策红利,增强获得感。
签约社区
茅俭波是长白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在他的签约病人中,有一名80多岁的独居阿婆,患有高血压、骨质疏松症等。茅俭波为这名阿婆申请了家庭病床服务,每周一次上门,还特意留出20分钟时间陪她聊天,讲讲健康知识。4年多来,这名阿婆住院次数明显减少,心情也开朗了许多。
这样的例子,在上海24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比比皆是。本市2015年推出“1+1+1”医疗机构组合签约,对签约居民进行“一对一”健康评估,推行了慢病长处方、延伸处方等政策,努力让签约居民获得更通畅的转诊服务。上海已搭建市级优先预约号源信息化平台,38家市级医院的优先预约号源均已接入。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签约人数达793万人。市民和社区医生的距离更近了,基层卫生服务水平也不断提升。社区医务人员在上海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守好了社区居民健康、家园校园安全、城市外防输入“三道门”。
为了让健康管理更方便、更智能,上海还落地了全国第一朵“健康云”,提供网上签约服务,覆盖全市所有社区,作为上海市“互联网+医疗健康”公共服务的统一入口,面向市民提供26类58项健康服务。
资源覆盖
看大病,上三甲;看小病,去社区。几年来,许多市民已经养成了这样的就诊习惯,而区级医院却一时难以摸清定位,一度面临发展瓶颈。3年前,上海发布医疗机构“十三五”规划,明确“区域性医疗中心”概念,提出在全市范围内设置58个医疗服务圈,每30万至50万人口设立1家区域性医疗中心。
上海市卫健委介绍,去年,本市明确浦东医院、周浦医院等25家服务能力较强、覆盖人口多、辐射范围大、分级诊疗基础好的医院作为首批建设单位,一方面以支持远郊医院为主,另一方面确保16个区“全覆盖”。区域性医疗中心立足区域医疗服务基本需求,向下辐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向上与市级医院对接,承担区域内居民常见病、多发病诊疗,以及急危重症抢救与疑难病转诊任务,强化家庭医生为基础的“1+1+1”医疗机构组合签约服务体系,推动实现医疗服务能力和效率“双提升”,努力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问题。今年,9家区域医疗中心实现“升三”,“强腰工程”使得卫生资源更均匀地分布配置,大大增加了医疗服务的可及性。
更高站位
人民对健康的新期盼,为上海医疗卫生事业树立了新的奋斗目标。上海市卫健委主任邬惊雷介绍,上海市民三大健康指标已连续十多年保持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先进水平,在全国领先,这与上海始终瞄准亚洲一流、国际先进的定位,深入实施医学领先学科建设和人才建设“双建计划”,着力优化医疗服务体系、增强医学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居民健康水平密不可分。
上海处于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上海在健康服务业的龙头效应,将对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以三甲医院为核心的优质医学资源高度集聚于上海,拥有一批高水平医科大学与科研院所,基础与临床科研“双轮驱动”,实力雄厚。目前,上海正在建设以“一流医学教育、一流医学科研、一流医疗服务体系、一流医学人才队伍、一流医疗保障制度、一流公共卫生服务、一流应急处置网络、一流国际交流合作”这“八个一流”为内涵的亚洲医学中心城市。具体来说,医学教育科研处于亚洲领先水平,对周边国家和地区具有较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成为亚洲医学交流、教育与培训的重要集散地;高端医疗服务业发达,较好满足在沪外籍人士的就医需求,并吸引周边国家和地区病人来沪就医、医务人员来沪进修学习;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健全,居民享有较高的基本医疗保障待遇,居民健康水平保持亚洲前列……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上海制订推出了一系列配套措施,《“健康上海2030”规划纲要》、“健康服务业50条”等相继出台,政策利好让上海在建设亚洲医学高地的道路上加速向前,影响力不断提升。
首席记者 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