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5日 星期三
陈子善  性情中人的一个侧影
第15版:星期天夜光杯 2021-01-24

陈子善 性情中人的一个侧影

◆沈琦华

陈子善是国内从事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首屈一指的人物,我们一众学生都恭敬地称他为陈师。陈师有两痴,一为书痴,家中藏书数万册,珍本无数;其二为猫痴,养猫三十余载,微博微信头像是目前家中的猫咪倩影,每天一早以猫图“猫宁”问候粉丝和朋友。

对于读书界而言,陈师领衔“毛边党”,吾等皆是“带刀侍卫”,“奉旨”拿着小巧的裁纸刀,分一页读一页古佛青灯下的毛边本。而对于公众而言,陈师可以说就是猫圈红人,你看,他正坐在沙发里,将身体惬意地往下陷了些,目光越过镜片的上方看掌中的手机显示屏,然后用手作笔,兴奋地写着他家那几只猫的爱恨情仇。

1

一只猫就是一个世界

陈师是“资深猫奴”一枚,他对猫咪的“爱宠”连绵不断,已逾三十载。家里最多时有过三只名曰“陈皮、陈弟、陈多”的猫咪,其风头之盛,在微博时代就已成一众网络粉丝争看的焦点。

“我为什么喜欢猫?因为猫好玩呗。”不过陈师最早开始养猫,是被动的,不是主动的。“以前我一个邻居家里有两个小孩,邻居买了猫给小孩玩。小孩呢很喜欢和猫玩,但是猫不愿意和小孩玩。邻居家保姆年纪大了,有时候又忘记喂食,那猫就来我家门口叫。我一开门,那猫一下就窜进来了,我得好好招待啊。从此那猫每天都来。结果变成主人不养猫,邻居养猫了。但是养着养着,我就开始觉得猫很可爱。”那只猫叫阿咪,陈师坦言,不久后搬家,可惜自己对于阿咪只有部分产权,只能忍痛别离,还好自己的学生送来了皮皮,以解老师思猫之苦。

皮皮是一只雄猫,大名陈皮,随陈师姓。陈师曾特意在报章为其立传,称其为“宅男”。自从有了皮皮后,陈家“猫丁兴旺”,以先来后到之序,增加了“弟弟”“多多”“强强”。陈师说,养猫最大的痛苦就是看着猫死了,人却毫无办法。皮皮曾病危过一次,后经手术抢救回来,术后整整十天,陈师全家轮流值班陪伴。陈师说:“那时候,皮皮很生气,不明白我们为何把他放在这么个吵吵闹闹的地方,可能以为我们不要他了。他不吃少喝,每次我们送去他爱吃的食物,他都背对着,不理会我们,对我们生闷气。终于皮皮熬到出院的那一天,我们都为此而高兴,皮皮赢得了新生命,皮皮又看到他熟悉留恋的家了。”这次手术,使皮皮的生命延长了整整六年多。为此,陈师一家很感激医生,特地送去了一面大锦旗,上书:“治病救猫,妙手回春”。

行文至此,读者可能要问,陈师家猫是何名贵品种?陈师回答得一反常态地严肃:“有人说猫的品种很重要。我很反感这个,就好像给人分种类一样。”陈师说,他的猫就是“草猫”,但他无所谓这些,只问医生能不能救活。只要可以救活,那钱就花得值了。

可惜,猫终有一死。“弟弟”是心脏病突发去世的。2018年10月5日上午七时半左右,高龄十六年又七个月的皮皮的生命之火也熄灭了。陈师这样写道:“皮皮往生之前,他拖着摇摇晃晃的瘦弱不堪的病躯,到一个一个房间去待了一会儿,甚至爬上了我估计他不可能再爬上的小凳,似乎是在向他生活了那么多年的熟悉的地方告别。”

陈师说,一只猫就是一个世界。

2

那些猫们自己不知道的事

陈师养猫,反躬自省,更深层次的原因可能是与他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工作有关。

1976年10月,陈师参加《鲁迅全集》的注释工作。当时,四人帮刚垮台,“文革”中幸存下来的老一辈作家、评论家、翻译家、文化人,很多都或多或少跟鲁迅有关系。陈师因工作需要,要向他们请教,了解他们和鲁迅的交往。其间,陈师见到了夏衍。鲁迅跟当时一批革命文学家合作成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夏衍是其中的重要人物。“文革”中夏衍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被隔离审查,他养的一只老黄猫也不知去向。“文革”后期夏衍“解放”回家,这只老猫突然出现了,像心有灵犀一样,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了。此时这只猫已经非常衰老。夏衍抱着它,老猫与主人相对无言。第二天老黄猫就去世了。冰心老人也喜欢养猫。丰子恺也喜欢猫,写过好几篇关于猫的文章。夏衍、冰心、丰子恺,这三个文艺界的高山流水,他们都喜欢猫。这对陈师有着很大的触动。

陈师不是单纯养猫,因为本职工作是研究中国现代文学,收藏癖和考据癖使陈师进而开始替猫编书。一本《猫啊,猫》,2004年由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重印多次。到了2012年,陈师又以“单闻”为笔名编了一册《猫》,由人民出版社出版。陈师把名家大家琳琅满目的猫文集中起来。有人评价,这是一部另类的20世纪中国散文史,而且可以窥见20世纪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陈师倒是说,有点“不务正业”的味道,但编成之后,他颇为得意也格外看重。

陈师总结,换言之,猫在一定程度上也参与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建构,虽然大大小小的猫们自己根本不知道。

3

那些因猫而益深的友谊

陈师猫缘泛滥,爱屋及乌,对以猫为题材的国画、油画、版画、雕塑、藏书票、明信片、年历、摄影集等都搜罗起来,而以猫为题材的中外文学作品,更是锐意穷搜。

因猫结缘的,还有陈师的朋友圈。陈师说他与莫言相识也是猫缘。陈师与莫言一起到香港城市大学开会,彼时他还没得诺贝尔奖,但已经是位重量级作家。陈师去书店买了一本他的书,请他签名。莫言看了书很吃惊,说这本书出版后最不受人关注。陈师说因为里面有篇《猫事荟萃》。后来陈师编《猫》,收入了莫言的这篇文章。

七、八年前,名编辑陆灏陆公子送给陈师一枚对折的猫纪念卡。纪念卡正面图案,一只漂亮的虎斑猫在西文古书架上舒坦地酣睡,四周全是皮装古书,古色古香,书香四溢,整个画面温馨而有趣。书和猫,正是陈师之最爱。不料,陈师打开纪念卡,又有新的发现。里面有黑色水笔题字:

昌文先生:

Thank for everything!

孙康宜 2000.8.16

这纪念卡原来是美国耶鲁大学孙康宜教授送给刚刚故去的《读书》杂志前主编沈公昌文先生的。孙康宜教授属于爱猫一族,陈师也曾在她府上见到她养的可爱的黑猫。陈师翻到纪念卡的最后一面,发现还贴着一张小便条,便条上是沈公的亲笔批示(见左图):

明信片供陆兄备用。最好有讲猫的文章,此图可作封面。

昌文 2000.8.27

毫无疑问,沈公在收到康宜教授的纪念卡后即批转陆公子了。沈公认为这幅猫画很有特色,可作杂志的封面画,最好杂志内也有写猫的文章,以收互相配合,相得益彰之效。可惜,这幅画一直未刊用,陆公子便把这枚纪念卡转赠给陈师。陈师说,这份猫缘凝聚着朋友的情谊,他当什袭珍藏。

拉拉扯扯讲了那么多,陈师在朋友学生心目中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呢?他的好朋友华师大中文系主任朱国华教授总结得好:“如果我说陈子善是一个善良的人,一个如沐春风的人,一个对别人平等和尊重的人,这些说法都是对的,但不是最根本的东西。最根本的东西,子善首先是一个好玩的人,一个未必摆脱低级趣味,但肯定拥有高级趣味的人;一个兴致勃勃的人,一个充满好奇心和玩赏心情的人;一个永不言败但是不会显示悲壮姿态的人。在他身上,我看到性情中人的一个侧影。”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