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23日 星期五
上海小囡的上海话 孩子其实并不柔软 当孩子说:“我不想学了!”
第15版:星期天夜光杯/亲子 2021-01-31

孩子其实并不柔软

爱就像手上的一捧沙,握得愈紧流失得也愈多。当孩子走向社会时,谁又会给予他们理所当然的百般呵护?

◆周珂银

最近,朋友建青郁闷得很,儿子在为别人打工,工资却由他支付。说起这件荒唐事,他苦不堪言。

几年前,他们夫妇送儿子去加拿大留学,不料儿子大学毕业后,既没寻到工作,也不愿海归,而是“泊”在屋子里打游戏。夫妇俩专程去加拿大看望儿子。当他们敲开门,看见儿子那张苍白的面孔和迷迷糊糊的眼睛,以及一堆摞在水槽里没洗过的饭碗时,便感到问题不小。无奈的建青求助于在加拿大经营公司的老同学,希望能为儿子提供一份工作。看在建青的面子上,老同学表示愿接纳试试。

数月后,老同学委婉地说,这孩子人倒是蛮聪明的,就是心不在焉,没责任心。言下之意便是要辞退了。建青踌躇再三,又厚着脸皮与老同学商议,说儿子如果没了工作,那就纯粹玩游戏了,不如还在你公司上班,工资由我们支付,这样好歹还能分散他的精力,不至于完全沉湎在游戏中。老同学哭笑不得,说你们这样做终究不是长远之计,设法调教孩子才是正理。“怕是晚喽!”建青说:“从小我们就对他百般呵护,以至于他到现在还稀里糊涂的,以为爹妈是永远的靠山。”建青的懊恼,或许道出了孩子长不大的原委。

孩子用得着那么“精心”吗?过度呵护会不会剥夺了孩子本身具备的内在能力?陡然间引发的思考,让我想起自己孩提时代的一段往事。

我年长妹妹五岁,当妹妹还坐在小推车里咿呀学语时,我也只是个龀龄小儿。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的一个下午,外婆去里弄开会,留下我一人在家照看妹妹。出门前,外婆将家里的几块糕点放在竹篮子里,挂在架在门框上方的竹竿头梢上。可待她回来,发现竹篮子还在,里面的糕点却不翼而飞了。或许是我小时候比较贪吃,抑或是家里除了我,只有一个尚不会走路的妹妹,外婆一口咬定是我偷吃了。我自然不认账,可证人只有一个还不会说话的妹妹,亦是白搭。外婆便用一把木尺抽打我手心,我委屈至极。讵料,外婆转而又问,竹竿这么高,你怎么够得着?为免遭再次挨打,我开始编造,说搬个凳子爬上去的。外婆看了看高度脱口道:“你就是站在凳子上还是够不着的。”顺着外婆的提示,我是可以为自己辩解的。但不知怎么,我居然开始“胡说”:“我在凳子上面再摆一只凳子,让妹妹扶着。”这就更不靠谱了,妹妹连走路都不会,又如何来扶我?

其实,小小年纪的我,此时心里想的是要“破案”。我把外婆打我的那把尺子扔到了窗外,然后就跑到邻居家去哭诉我挨打的经过。因为那时家里的门常常是虚掩着的,悬在近门口的竹篮子,也有可能是被路过走道的某个邻居取下。果然,晚饭后,邻居陶家姆妈拿着两包卷子面来我家说原委了。这天下午,她家来客,家里一时没什么好招待的,便想找邻居应应急。她推开我家门,见屋里没大人,只有两个孩子在午睡。抬头见竹竿头上有一只竹篮子,遂取下,见里面有糕点,便先拿着去应酬客人了。真相大白后,外婆搂住我,说错怪我了,又关照我,以后没做过的事,切不可轻易认下。不知如何,我并不怎么怨外婆,或许是外婆真诚的歉意化解了我的怨气,反倒是为暗地里扔了她那把使惯了的裁剪布料的尺子而感到愧疚。

现今回想起来,如果当年的外婆本着不过是几块糕点而已,切不可伤了孩子的想法,我与外婆之间也不会发生一场斗智斗勇。正是外婆一系列自然情绪的反应,使得小小的我在与外婆的碰撞中,竟发挥出一个孩子与大人匹配的应对能力。

孩子,其实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柔软,有时,孩子的智慧和坚韧恰恰是在与大人的“博弈”中得到磨练的。反之,如果一味地顾及孩子的感受,不敢触碰孩子的内核,待今后当他们走向社会,谁又会时时顾及到他们的各种情绪,谁又会给予他们理所当然的百般呵护?沙漏现象或许可以给人以启示,爱就像手上的一捧沙,握得愈紧流失得也愈多。当你发现,已经捧不动手上的巨婴,而他们又不能立起来的时候,那才是真正的悲哀。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