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6日 星期四
全匈23%财富在10%人手中 匈混合动力车销量领跑 牛年邮票今年线上首发 布达佩斯机场升级换代 长尾蜉蝣  演绎朝生暮死的浪漫 一卡在手走遍全欧都无忧?
第22版:新民海外/匈牙利 2021-03-15

长尾蜉蝣 演绎朝生暮死的浪漫

匈牙利的提萨河(Tiszariver)畔,每年春末夏初,都会上演一出无与伦比的自然界美景:上百万只蜉蝣在此时成熟、脱皮,寻找配偶。它们在水面绽放生命的时间,只有短短几个钟头,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欣赏蜉蝣像花朵一样“盛开”的奇景(见上图,小图为单个蜉蝣)。

蜉蝣,是最原始的有翅昆虫。蜉蝣目昆虫体形细长柔软,体长通常为3-27毫米,触角短,复眼发达,中胸较大,前翅发达,后翅退化,腹部末端有一对很长的尾须,部分种类还有中央尾丝,稚虫水生,成虫不取食,寿命很短,最短仅一天而已。

据探讨全球怪异现象的网站odditycentral.com报道,全世界约有2000种蜉蝣,全长约5英寸,其中来自匈牙利提萨河的长尾蜉蝣(Palingenia longicauda)是欧洲体型最大的一种蜉蝣。

经过3年的幼虫生涯,蜉蝣浮出水面成为成虫。然而蜉蝣繁殖的期限只有短短3小时,一旦能飞,它们就会在河面徘徊寻找配偶。

雄性蜉蝣为将基因传递下去,会攀附在雌性蜉蝣身上,甚至没等雌性蜉蝣脱离幼虫形态,就预先卡位。这一自然现象会持续3到4天,其间,提萨河周围的区域都笼罩在一片嗡嗡作响的奇异浓雾中。

结束交配的雌性蜉蝣将飞往上游产卵。它们会寻找安全的地方,保证后代不被湍急的水流冲走。蜉蝣在经历短暂的3小时成虫时光后,便会死亡。成千上万死去的蜉蝣覆盖在提萨河的水面和岸边,看起来就像给大地穿了一件厚外套。

提萨河畔蜉蝣的“盛开”,除了吸引大批游客的目光,也关系到蜉蝣生存。目前的提萨河是少数仍然适合蜉蝣繁殖生存的地点之一。由于人类居住的范围扩大,又污染了河流生态系统,蜉蝣的自然栖息地被破坏,使得它们的数量逐年下降。杨(Yang)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