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琏
不知始于何时,我们的阅读开始变得碎片化了。就我个人而言,囫囵吞枣式的速读,不求甚解、只图了解的“阅读”更多一点。读《何谈风雅》有着完全不同的体验,知识点、信息量,指点江山,臧否人物,汪洋恣肆,秉笔直言,一读不能,继之再读。
读《何谈风雅》可以补历史文化的课。
《何谈风雅》涉猎“乌台诗案”“西园雅集”、王安石变法和靖康之难等,作者通读正史、野史和文人笔记,运用社会学、逻辑学知识,从浩如烟海的史料中抽丝剥茧,披沙拣金,努力还原历史真实以启迪今人。除了学问,还有文学。作者用文学的手段重塑历史人物的真实面貌,有温度,有深度,栩栩如生,款款道来:苏轼、柳永、王安石、黄庭坚、秦观、米芾……作者在《自序》中对随笔文体有一个基本的定位,即“评论性的叙事”。《何谈风雅》“评述与叙事”相结合,写活了一大批历史人物,历史上的文化名人,足见作者的文学功力。
陈寅恪先生说过,“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苏东坡无疑是“赵宋之世”的一座文化高峰,《何谈风雅》有三分之一的篇什与苏东坡有关,或浓墨重彩,或云淡风轻。《刀尖上颤抖的灵魂》写乌台诗案中的苏东坡;《苏轼与章惇:密友何以成仇敌》《西园雅集透泄宋代文人精神密码》……书中的东坡先生令人景仰,胸襟抱负,才识文采,还有真诚率性乃至局限褊狭,再现了一代文化伟人的丰姿神韵。
特别想说说《被历史烟尘遮蔽的魏先生》。这篇文章的问世有个契机。几年前,作者帮助家乡搞过一次全国性散文征文,获奖作品汇编为散文集《江风海韵》,书中收入海安籍名家作品,作者专门为先贤魏建功先生撰文。一篇3000多字的《被历史烟尘遮蔽的魏先生》史料翔实,信息丰富,遮蔽著名语言文字大师魏建功先生的“历史烟尘”被拂去许多,乡人咸相传诵,多家报纸杂志或转载或摘要。
《何谈风雅》有文化大散文的丰沛气韵,给人以阅读的快感,没有某些大散文的虚张声势和故作高深。文如其人,作者从《何谈风雅》的字里行间向我们走来。生活在大上海,一边是繁华热闹,一边是青灯黄卷,笔耕不辍,佳作连篇,该是何等意志定力?作为与作者神交多年的在乡文化人,读《何谈风雅·代后记》尤感亲切。《代后记·文学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作者在复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IMBA班人文讲坛的演讲,“阅读的深度和宽度,决定了人生的高度”;强制性阅读关乎考试,自主性阅读“满足精神的需求”……《生存智慧与精神皈依》一章差不多即为作者的文学自传,而“读什么与怎么读”一章,作者以自己的成功经验给我们以启迪。作者曾长期主政上海《文学报》,“新批评”专栏所刊文章一扫文坛“表扬与自我表扬相结合”之风,与多位当红名人“商榷”,影响甚远。
从前的戏台上都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这才子便是所谓的文人。今天与之对应的被称为“文化人”。文化人比文人多了一个“化”,一个大而化之的“化”字,“文人”的门槛一下低了许多,敞门入场,我们这些人都可以进得门来,以“文化人”自诩。我们这些“文化人”先天不足,后天欠补,该读书时没有好好读书,急功近利。我们喜欢把账算到动荡岁月头上,责难被中断了学业,责难文化脉络被割裂,我们也许是在寻找借口,以掩饰自己的慵常懈怠。
《何谈风雅》将“神”还原为“人”,不是“完人”,而是“哲人”,成了你我可以效而仿之的有血有肉的“文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不必眼热宋人,眼热宋代文人怒马轻裘、红袖添香、抚琴焚香,精致生活。《何谈风雅》是一面镜子,可资我等文化人准文化人端正衣冠,审视心灵。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文明在升华,今天的文化人准文化人完全可以在新时代文化建设中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
《何谈风雅》后记谈到“土豪”和“文豪”的话题,阅读似可以拉近二者的距离。“土豪”是稀缺品,“文豪”则是“奢侈品”。“土豪”不必挖苦“文豪”之酸,“文豪”也不必睥睨“土豪”之俗,彼此和而不同,相向而行,社会岂不“风雅”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