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精美的《鱼跃》摆件 风凌石·小卧龙 觅得残本藏晚乐 难忘岁月的宣传画 《打虎上山》话瓷塑
第18版:民间收藏 2021-04-28

觅得残本藏晚乐

◆陆 一

凡不完整的书,称为“残本”。一般来说,一部书缺卷,一本书缺页、破损、粘连、虫蛀、缺失,以及印刷错误等造成的内容不完全、品相不完整,都被称为“残本”。

早年间,旧书市场上不时有些古籍残本面市,这些残本往往被书贩搁置一边。老爸退休后读的第一本残本是《剔弊元音新编》,缺失不多,接近全本。封面居中为竖体“剔弊元音新编”6个大字,下角注明“茂盛堂赵培梓改正新编门徒儒珍郭珍敬书”。从字面意思来看,《剔弊元音》似乎是由赵培梓重新编撰过的,出版机构为茂盛堂,儒家门徒郭珍资助印刷。

后来,老爸四处查找这本书的资料,终于有了一些收获。柳燕姿先生曾在1992年《河北学刊》的增刊上撰文提醒不要忘记年希尧先生,文中对《剔弊元音》的来龙去脉进行了一番阐述。原来清初有一种韵书叫《五方元音》,是河北唐山樊腾凤(字凌虚)在《韵略汇通》的基础上分合删补而成的。而《韵略汇通》又是山东掖县毕拱宸(字星伯)为“童蒙入门”之便,在兰茂的《韵略易通》基础上进行分合删补而编成的。广为流传的《五方元音》并非原本,而是两个增补本。一个是年希尧的增补本,一个是赵培梓的增补本。赵本叫《剔弊广增分韵五方元音》。因此,《五方元音》是一部儿童识字课本,一直到1949年之前,一些私塾仍用它作课本。终于弄明白了此书由来,虽然并非珍本,但还是让人高兴的。

有一套颇具价值的残本差点从老爸手中流失,至今谈起仍隐有悔意。当时贩书的老李进了一批线装书,让老爸第一时间去他家挑选,其中有一本《瓯香馆集》,可惜只是四卷册的最后一卷,所以并未买下。前些年老爸在苏州古玩市场买到《瓯香馆集》的前三卷,首卷首页有泰州地方名人、清末画家朱仲宣的印鉴,惜缺最后一卷。《瓯香馆集》的作者是清代著名画家恽南田,该书由道光年间有名的藏书家蒋光煦辑刻,汇集了恽南田的绘画理论和创作思想,老爸买到的是清光绪七年重刊本。时隔几年,老爸幸运地在南京古玩市场收到独缺的最后一卷,让他不由感叹世事奇妙。

读残本总会给人一种缺憾感。不过,有时也会激发读者的好奇心,缺的那部分究竟是什么内容?于是便会花大力气去搜索阅读;有时又会故作遐想,这本书最初的主人是谁?在传到我手上之前经历过哪些人之手?老爸每每抚之,总感到冥冥中自是一种缘分,虽残缺却更觉珍贵,自得其乐。然而,当老爸将收集残本之事告诉老友时,他们纷纷不解。老爸认为,残本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百年无废纸,这些残损的古籍虽然带来不少遗憾,但同样能折射出中国悠久文化的丰富内涵。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