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6日 星期六
上海进一步加强健康管理 了不起的小海豚 “不打疫苗,感染人数可能会更多!”
第8版:要闻/专版 2021-07-29
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凌晨发文分析疫情走向

“不打疫苗,感染人数可能会更多!”

今天凌晨,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张文宏更新微博,“近期南京疫情跨省传播,成为输入性疫情引发国内传播的新模式。在严格管控疫情和加速疫苗接种的今天,发生多省疫情扩散引发公众对于未来的巨大不安。”针对大家关注的几个问题,张文宏作为专业人士也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南京疫情会否失控或恶化?

张文宏认为,南京疫情遵循“点状-线状-弥散”规律,目前如果把禄口机场作为一个爆发点来看,是循着航空线路向各个省市扩散,目前外省市病例基本上均是在对相关重点人群的筛查中发现的,还处于禄口机场相关的传播线上,在外省市尚未发现脱离机场这条追踪线路的无源头较多社区扩散病例,这提示疫情尚在可控之中。后续1-2周各省市如果没有更多的二代与三代病例发生,本轮疫情的规模仍然会限制在南京市。

在南京本地,与禄口机场相关感染人员的家庭聚集发病是主要的特征。禄口地区出现较多与机场相关的成簇病例,但南京其他区域并未出现较多的没有源头的社区病例,说明还处于大范围社区弥散前阶段。如果管控有效,可在数周内得到控制。张文宏认为关键还是后续1-2周的监测,如果进一步出现了较多与禄口机场无直接相关的病例,则标志着疫情规模会扩大,可能需要采取更为果断的措施。目前这个阶段最需要冷静,严格遵循防控策略,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尽量少出门,让城市慢下来。

疫苗有没有保护作用?

注射疫苗后可以有人感染,像这次南京,上次广州,都有人在注射疫苗后感染。但如果不打疫苗,感染的人数可能会更多。到底疫苗作用如何,最终需要真实世界的防控数据。目前英国和以色列的疫苗接种率都接近了70%,近期放开后,出现了感染人数的明显上升,但是这种发病率的上升不再造成医疗资源的挤兑,该病的病死率也从去年最高的18%,降至最近一周的0.1%。这个水平是接近流感的病死率水平。未来通过疫苗接种,仍然不能完全控制疫情的持续和反复,但如果在全面放开后病死率降至流感的水平,那么就可以消除该病毒流行带来的严重后果,或者说将新冠病毒的危害通过疫苗接种,在短期内通过人群免疫力的建立,降低至季节性流感的水平。人类如果没有疫苗,也会通过逐渐建立群体免疫,学会与这样的病毒相处,但是需要数十年的时间,同时要付出大量的代价。

最近在智利完成的灭活疫苗上市后的持续观察(在医学上称之为真实世界研究),评估了今年2月2日到5月1日在全国大规模接种中国灭活疫苗人群的疫苗保护力,该队列包含列1020万智利人口,在2剂接种的人群中,中国灭活疫苗对预防新冠感染的有效性为65.9%,预防患者的住院率保护力87.5%,预防ICU入住率的保护力为90.3%,对死亡的保护力为86.3%。这表明中国灭活疫苗对新冠的重症化、住院和死亡的预防具有较高的有效率。如果以减缓传播和降低病死率作为目标,可以承担一定的保护;但是清零和根除疾病流行,可能是目前疫苗不能达到的目标。

这些数据可以告诉我们,未来哪怕我们每个人都打了疫苗,新冠病毒仍然会流行,不过流行的程度会降低,病死率可以降低。开放后还会有人感染,未来各国均要面对的是疫苗降低了病死率与疾病的传播,但是非常重要的还有市民的防控意识,国家的公共卫生体系(包括医院和疾控)的力量,才能最终达到与病毒的和谐共处。

长期与病毒共存需要智慧

张文宏说,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相信,疫情不会短期结束,可能长期也结束不了。现在世界上大多数病毒学家都认可这是一个常驻病毒,世界要学会与这个病毒共存。南京疫情让我们再次看到病毒的无时不在。未来中国选择的方式一定是既保证与世界的命运共同体,实现与世界的互通,回归正常的生活,同时又能保障国民免于对病毒的恐惧。“我们已经赢过新冠病毒一次,未来我们一定会找到长久的制胜之道。”

首席记者 左妍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