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0日 星期五
从里到外 创新呈现生动讲述伟大的开端
第19版:文体新闻/文娱 2021-07-29
胡晓云:上海水平体现在点滴细节中

创新呈现生动讲述伟大的开端

中共一大代表群像

李大钊用过的打字机

外墙装饰

“南陈北李 相约建党”本报记者 孙中钦 摄

胡晓云近影

一个多月前,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正式开馆,新馆内的“伟大的开端——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陈列”展览首次亮相。一个多月来,这个全新的3700平方米展览空间,以它的厚重历史、它的创新呈现、它的生动讲述,以它对每一个细节的几乎苛求的策划、设计和布展,赢得了几乎每一个参观者的赞叹和感动。

本周记者走访展陈团队上海美术设计有限公司,听项目总设计师胡晓云讲讲,现代技术、现代展示手法是如何服务好、包装好、呈现好612件展出文物的,团队又是如何花600多天时间,将观众带回一百年前,踏上“初心之旅”的。

巨幅瓷板画 国内头一回

“如此大尺幅的革命题材瓷板画,在国内纪念馆中还是首次运用。”推开纪念馆厚重的大门,犹如走入了百年前的“伟大的开端”,历史现场的特质,是中共一大纪念馆独有的厚重。前厅正面照壁及两侧,三组大型瓷板画气象万千,无论是左侧“中流砥柱”(黄河长江汤汤奔流不息,砥柱山潮头中立),右侧“民族脊梁”(长城莽莽逶迤万里,如盘旋于群山之巅的巨龙),还是中间“日出东方——从石库门到天安门”历史组画,如今都是参观者必到的打卡点。经过应用比对多种国内外先进材料和制作工艺,最终,传承中国瓷板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现代技术和工艺制作呈现的瓷板画被选中了。“画面看起来呈油画质地,现代、庄重、大气,但实际是用特殊纳米技术完成的,我们几乎做到了‘无缝’。”胡晓云说。

每个玻璃罩 都不能小看

整个展览中,有“气势恢宏”的存在。比如序厅高达9米的挑高空间,洁白的穹顶轩阔又大气;比如步伐坚定地迈出石库门的13名一大代表,“象征中国共产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比如第一次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58个党员用油画的艺术呈现的《星火》,在展馆《国际歌》的音效下,通过大手笔的写意,创造了庄严、凝重、宏大、遥远的历史感;比如《主义的抉择》展项使用了100件五四运动前后传播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报刊杂志,构成大型立体式视觉装置,将那一历史时期的风云激荡、思想丛生展现得淋漓尽致。

“得益于日益丰富的馆藏,部分珍贵文物实现了成组展示。”据悉此次展览在馆藏12万件(套)文物和近年来从国际国内新征集档案史料中,展览精选出612件文物展品较原先基本陈列展出的文物数量大幅扩容,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出版的《独秀文存》、李大钊使用过的打字机、《共产党》月刊创刊号等珍贵一级文物为首次展出。另一方面,装下这100册报刊杂志的反射低玻璃,透视效果出色,而且三米高乘三米宽的“门脸”,完全平整零切割。“展柜里面恒温恒湿,能够更好地保护展品。”胡晓云说,“这次布展遵循了这样的设计理念:第一,按照展品尺寸设计柜子,第二,可视面尽可能做到最大。”

沉浸式体验 技术不留痕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是展览的灵魂。“开天辟地,日出东方”板块中有一组白铜雕塑,是从老馆(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移至新馆,它并不特别张扬或戏剧化,而是静静凝固了一个历史瞬间——中共一大13位代表和两位共产国际代表共同讨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宣读纲领的第一条“本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这一历史瞬间。“这组雕像,每一个人物细微的表情和情绪的张力,以及雕塑艺术的冲击力,至今历久弥新。”

在“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小剧场,红墙拱檐的石库门、高低斑驳的弹硌路,加上偶尔路过的黄包车和巡捕警察,沉浸式影像空间慢慢打开,1比1复原一大会址场景的赫然眼前;于是,方桌、圆凳、靠椅、荷叶吊灯、茶几、茶杯、茶壶、荷叶边花瓶、紫铜烟缸,均按会址原物高仿……几乎把一大会场完整地搬到了展厅;于是,找好特型演员,走位、排练、拍摄、剪辑,中共一大七天会议的全过程被实景还原,观众可沉浸式地“听到、看到”会议筹备、开始、激烈争论、密探闯入、转移到嘉兴南湖红船的曲折历程。“这300平方米,浓缩了最新沉浸式CAVE影像系统与全息裸眼3D、真人等身全息成像技术、数控超大升降幕、超大折叠全息屏幕、多屏多幕、艺术灯光、全景声声效技术等多种媒体技术。”讲起技术,胡晓云专业又熟稔,而为了做到空间的无痕切换、声画的精准同步,团队足足花费了两个多月,进行调试、技术攻关与匹配,“要体现上海水平,就在这一点一滴的细节里”。 首席记者 孙佳音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