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走
在上海临港新片区,有着许多国内外的优秀人才聚集在此,他们从事的行业多种多样,却一样在守正创新、追求卓越,诠释着21世纪的“工匠精神”。
Troy Jonathan Baker(贝初一),美国人,师从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日裔美籍电子工程学家中村修二教授。2016年1月,他加入镓特半导体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担任CE0兼研发总监。2021年1月起调任研发部副总裁,主要负责6英寸氮化镓晶圆片的研发。氮化镓衬底是一种半导体材料,由于其材质与器件层不同,一些影响器件性能的缺点也随之而来。为解决这类问题,他带领镓特核心研发团队积极开发单晶氮化镓衬底,而这将提高诸多器件的能源效率,可以应用于激光器、射频器件、动力电子元器件等。
作为一个从美国过来的博士和公司的CEO,在设备搭建工作方面他完全可以不亲自上阵,但他几乎所有事情都要亲力亲为。直到后来公司逐渐发展成熟了,研发设备开始统一化、标准化生产的时候,他也仍然坚持亲自去设备搭建现场监督指导。
每逢出差,无论是在飞机还是高铁上,都能看到他默默工作的身影,在飞机上画图或是在高铁上回复邮件,都早已成为了他生活中的常态。
从上海虹桥站到公司的安徽铜陵工厂需要在高铁上花上三小时又四十分钟,由于高铁上的座位对于贝克博士的体型来说较为狭窄,所以他在位置上的能动空间很狭小,即使这样,他也从未提过让助理为他安排一等座座位的要求,每一次去工厂视察,助理都照常为贝克博士预订高铁二等座座位。外人看来,作为公司的CEO,申请高铁一等座出行终归是合乎情理的,但在贝克博士心里,他始终明白,公司财务运行消费的每一分钱都来自于投资方,投资人投入的资金承载着对公司的厚望,他不想令投资人失望,所以他希望能把更多的资金放在公司的设备建设和研发工作上,一些不需要过度注重的方面则能省则省。他仍然保持着心中的信念,努力让公司的研发工作尽可能地去达到一个更理想的状态。
2015年,贝克博士初到上海,上海临港新片区还是上海比较偏僻的地区,有的时候同事们说需要去市区办事,贝克博士就会开玩笑说你要去大上海了。经过了往后几年的发展,如今的临港新片区已不再是几年前那个偏僻又无人问津的地区了。这惊人的发展速度离不开中国人一直以来的辛勤劳作,更离不开中国政府的政策支持。
胸中日月常新美,心中自有彩云归。比起最初的艰辛,如今,贝克博士在氮化镓研发领域已经拥有了质的飞跃。当带着梦想越走越远时,他也仍然记得来时的路,正因为贝克博士心中有梦、脚踏实地,才造就了他今天在行业内的不同凡响,终成中国新型半导体材料研发界的“大国工匠”。
芯片战争,看不见的硝烟弹雨,却想起了一碗面。请看明日本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