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0日 星期五
南通  江海交汇等你来 “智造名城”打造开放创新高地 生态筑巢引来“鸟中大熊猫” 南北“两山塘”  同谱“共富曲”
第14版:长三角/万象 2021-10-12
盐城展示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

生态筑巢引来“鸟中大熊猫”

10月5日11时,正是盐城东台条子泥涨大潮的时刻。大堤外,海浪涌来,正在滩涂觅食的鸟儿展翅腾起。一堤之隔,是它们避潮休憩的720亩“家园”。成千上万只鸟儿飞越海堤,它们落脚这里,踱步、嬉戏、觅食,等待两小时后潮水退去。“在这720亩的‘家园’里,候鸟种群数量不断上升,去年我们在这里同一时间监测到5.8万只鸟,今年这个数字上升为6.5万只。这些,与小青脚鹬连续两年种群数量增加的实例,都成为条子泥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中重要地位的有力注脚。”北京林业大学、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研究中心贾亦飞博士说。

勺嘴鹬被誉为“鸟中大熊猫”,因嘴型像一把小勺子,被鸟类爱好者亲切地称为自带“饭勺”的小鸟。每年的8-10月,“小勺子”都会长途跋涉来到盐城。这份青睐缘于什么?这里拥有582公里的海岸线以及太平洋西岸和亚洲大陆边缘面积最大、生态保护最好的77万公顷海岸型湿地,是濒危物种最多、受威胁程度最高的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的中心节点,也是勺嘴鹬漫漫迁徙途中重要的“停机坪”和“加油站”。

在近日公布的“生物多样性100+案例”全球征集与评选中,共有19个案例被评审为“生物多样性100+全球特别推荐案例”,盐城以恢复鸟类栖息地为目标的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盐城黄海湿地遗产地生态修复案例,从七大洲26个国家258个申报案例中脱颖而出。“盐城将开展生态修复,最大力度保护好生态原真性和生物多样性。”此前,在盐城市第八次党代会上,盐城市委书记曹路宝在报告中提出,要“实施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切实强化山水林田湖草协同治理”。

2019年7月,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盐城黄海湿地成为全球第二块潮间带湿地遗产、江苏省首项自然遗产。条子泥作为该处自然遗产地的核心区,为了帮助鸟类找一块躲避涨潮的歇脚地,专门划出720亩专用地,通过生态修复、制定管理细则,打造了国内第一个固定高潮位候鸟栖息地。

从自然中来,到自然中去。据东台沿海经济区管委会副主任王卫国介绍,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盐城实施黄海湿地内珍禽保护区退渔还湿工程、射阳盐场1号水库生态修复工程,积极为鸟类等更多生物打造一个又一个“新家园”“新乐园”。

眼下正是候鸟迁徙季,30多万只候鸟将陆续抵达盐城黄海湿地。国家林草局国际湿地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湿地公约》科学技术委员会主席雷光春说:“无论是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的最佳实践,还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这里都会成为一个全球保护的最佳案例。”

本报记者 唐闻宜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