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苏
听说严兄家住老北门,我顿时感觉很亲切,马上发消息:下周二在迎紫轩茶馆碰头,有几位朋友都喜欢你的《人曲》,方便带几本大作分享。严兄回复:老北门一带房子拆了差不多了,你讲的茶馆在青莲街哪一段?
人民路中华路合围住的老城厢圆圈是一百年前上海市内环,那时候叫什么路?我要搜索一下。11路公交车站头名称都是老城厢一扇扇城门:老西门、老北门、小北门、大东门、小东门、小南门、大南门,兜了一圈再回到老西门。一百多年前填濠筑路,靠北面半圈刚筑好叫法华民国路,后来改人民路,靠南面半圈叫中华路。由中华路人民路圈起来的号称一百年前城市内环里面,人文景观俯拾皆是。
严兄的复杂经历跌宕起伏,用风水轮流转形容他的人生恰如其分,他的喜怒哀乐是时代的缩影。严兄写上海几十年前名流雅士的生活情趣,栩栩如生。他的回忆录《人曲》,具有史料价值。
站在人民路老北门公交站,望望马路对面仅存一扇山门的四明公所,眼看几辆公交车靠站下客上客,老北门还是在我生命中留下深刻记忆。许多年前我的家就在大世界对面,我的单位就在云南南路靠近人民路,车间后面就是四明公所遗址,对面就是大境阁。那时候这一带是居民聚集区,小北门老北门里向露香园路福佑路大境路旧仓街一直到河南南路四通八达,新工房旧私宅密密麻麻,穿行在小巷小弄里面各种气味扑面而来。记得有位同事的女朋友住在松雪街,一个春夜约好我去送东西给他。弯弯曲曲小路拐角处,他和女朋友打情骂俏之声从阁楼里飘出来。我站在黑夜街角看着近在咫尺的窗户,听着脸红心跳的悄悄话。这个美好夜晚让人心旷神怡。
旧改还是老城厢发展的必由之路。老北门一带已经今非昔比,连严兄在这里住了几十年的老居民都对我发的定位产生疑问。我再次同他确认茶馆位置。令我感动的是,等我们几个朋友下午赶到茶馆时,茶馆刘总讲上午有位老先生已经来过,并且把几本书籍暂放茶馆。
老北门人民路一带已经是繁忙交通枢纽,人民路隧道开通和城隍庙的繁华让这里充满活力。随着金陵东路的旧改新建和新的地铁线开通,整个区域的华丽街景会徐徐绽放开来,这块蕴藏悠久人文沉淀的黄金地段肯定会打造成为魔都新地标。
我们和严兄忆苦思甜茶话会,段子不断、调侃不断也渐入尾声。没有不散的筵席,沿着青莲街,我们送严兄回家。
到了门口握别,他电梯上楼。我转身站在老城厢老北门,面前的人民路仿佛是一条护城濠河。
泉泉是严兄三十多年前老同事,茶话会结束后他赶回外环外的豪宅时发了条消息:严兄幽默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