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斌
徐门,中国烹饪大师徐鹤峰先生门墙;花师,中国烹饪大师花惠生先生。
徐鹤峰是一个典型的中国食神的形象,脸廓四方,浓眉大眼,身板壮实,中气十足,威严的气势使人敬畏。1947年,徐鹤峰出身于一个昆山烹饪世家,1964年在昆山玉山饭店学徒,其间得到父亲徐天麟的亲炙。1984年,也许是徐鹤峰第一次走出国门,赴澳大利亚进行江苏菜烹饪表演,小试牛刀即获得了澳大利亚荣誉市民的证书。同年掌勺南京丁山宾馆,开始对传统菜进行研究整理,并推出了一大批创新菜肴,食客纷纷叫好。丁香排骨无疑就是当年的网红,每天下午拿着盛具前来购买丁香排骨的人们排成长队。那时候丁香饭店的员工有一个特别的福利:生日那天,饭店工会会赠送丁香排骨作为生日礼物。丁山宾馆的老员工至今未忘,说与后生,竟如传奇。去年美食家沈宏非在吴江品尝到了这传说中的丁香排骨,不免感叹到:一直想吃徐大师的丁香排骨,想不到排队排了几十年。
我问过徐大师,丁香排骨是你发明的吗?徐大师回我话:世上哪有那么多发明?丁香排骨就是在无锡排骨的基础上根据现代人的口味和审美进行的改良。1999年徐大师还两次参加了上海东方电视台的“厨王挑战赛”,荣获“厨王”称号,之后长期在上海江苏饭店担任餐饮总监。这是淮扬菜在上海的一个窗口。
1978年,22岁的花惠生来到南京丁山宾馆工作,拜徐鹤峰为师,1983年南京金陵饭店开业后,从二炉、头炉、宴会组厨师长、中餐厨师长一直做到中西餐厅行政总厨。后来还担任了江苏省烹饪协会副会长,金陵饭店行政总厨、金陵酒店管理公司副总裁等要职。花大师从业近半个世纪,多次主理国内外政界、商界人士的高规格宴席,先后出版《金陵美肴88》《金陵美点100例》《花惠生烹饪艺术》等著作。在央视的节目中,撒贝宁就是在花大师的指导下做了一道松鼠鳜鱼,赢得粉丝们一片欢呼声。今天,花惠生大师已经是江苏烹饪界响当当的“厨王”了。
转眼到了2015年,退休之后的徐大师并没有闲着,他应吴江宾馆总经理钱立新之邀前来担任高级厨艺顾问。徐大师每个月自己开车从上海至吴江,带领年轻的大厨方利峰、王春、徐国良、薛斌等人,深挖淮扬经典名馔,徐大师的厨艺也再次得到了升华,据说这几年吴江宾馆推出的新菜已经超过了1000道,其中的江南运河宴还被评为“中国名宴”。
受儒家传道授业的传统影响,这些年来,在制造业和工艺界,特别是烹饪界,拜师的仪程得以回归,这似乎是培养中国工匠的关键程序或执业宣誓,这大概也是按照孔子收徒的做法并由其演化而来的吧。总之,拜师与授艺、修身等联系起来了。
徐大师是个宝,跟着他,可以学到烹饪真谛。况且徐大师手把手指导大家烹饪技艺也有好几个年头了,于是,方利峰等人有了拜师的想法,哪知道徐大师却是一口回绝。想想也是,大名鼎鼎的花大师早在1978年就拜师徐大师了,如果方利峰等人再拜师徐大师,那就成了花大师的师弟了,如此称兄道弟,好像确实不太合适。
方利峰等人求艺心切心诚,而徐大师也愿意衣钵相授,有什么方法能两全其美呢?
2018年6月17日,花惠生纳徒仪式在吴江宾馆举行,徐大师端坐在讲台中央,面带微笑看着方利峰等四名厨师向花大师递上了拜师帖。于是,徐门的花大师多了四名徒弟,而花大师则在讲话中说:师父今天送了四位徒弟给我,这也是对我的另一种方式的教育,我每年必须多来吴江几次,为徒弟们多传授一些烹饪的秘笈,大家一起共同进步。
徐门花师,瓜瓞绵绵,开枝散叶,这应该是当下各行各业在拜师纳徒时值得借鉴的一个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