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5日 星期日
“谈家桢生命科学奖”揭晓 多位上海科学家获奖 上海首台智能采血机器人“上岗” 科研不能用成败简单评价 上海生物医药“创新力”加码
第6版:科创上海 2021-10-30
一批原创项目和成果加速落地

上海生物医药“创新力”加码

本版图片IC

为期4天的2021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近日落下帷幕。首届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取得了累累硕果:共签约落地86个项目,总投资达613亿元。其中,58个张江研发的项目产业化落地,总投资额近500亿元,张江的生物医药产业龙头地位得到进一步稳固。

上海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推动力度还将持续加码,以吸引越来越多世界级产业资源、创新人才、重大项目落地上海。

外资加大投资态势明显

首届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也可以说是上海生物医药产业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截至产业周闭幕,共有1万余人次参与线下活动,包括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迈克尔·莱维特,陈凯先、张伯礼等多位院士专家,线上观看人次超1.6亿。

伴随产业周的热潮,跨国企业加大投资的态势明显。美敦力成为临港新片区落地的首家生物医药外资五百强企业,阿斯利康在上海启用了全球研发中国中心;默克上海创新基地开幕;武田中国地区总部携武田亚洲开发中心新址日前入驻世博前滩。武田制药透露,将立足中国患者需求布局下一代生物技术,未来15款创新药物以及全球第一波价值转化高峰研发管线加速引入中国。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体系健全发达、研发要素富集、创新能力领先,也聚集了众多优秀的外资生物医药企业。据统计,目前全球药企前20强中18家和医疗器械前20强中17家都已落户上海,纷纷设立中国区总部、研发中心。

创新企业聚焦原创能力

在上海,活跃着一批年轻而又活力的生物医药企业。来凯医药是一家年轻的新锐医药企业,成立刚满4年,在中国“张江药谷”和美国新泽西州都有研发中心,专注于肿瘤与肝病领域的突破性新药研发。

创始人吕向阳介绍,来凯最快预计于2022年底提交第一个新药上市申请。这是一个全新的癌症靶点AKT激酶抑制剂,在治疗复发性卵巢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等肿瘤中已经显示出巨大潜力。“我们的对手是两家跨国药企巨头,如果把新药研发比喻成奥运项目,那来凯医药的目标是摘下全球同类首个(First-in-class)的金牌。”吕向阳认为,自主创新研发能力现在已经渐渐成为政策导向的核心,以替代单纯的“授权引进”和重复开发。上海将涌现越来越多生物制药和科技公司,助力国家整体的新药原创能力的提升,最终引领全球的创新。

作为张江本土创新药企业的排头兵,自2014年落户张江以来,再鼎医药扎根张江,成立7年间,聚焦肿瘤、抗感染和自身免疫领域,已有3款产品上市,包括首个本土一类卵巢癌创新药尼拉帕利、15年来国内首个胶质母细胞瘤突破性创新疗法爱普盾和胃肠间质瘤创新药瑞派替尼。“十四五”期间,上海将在创新药等领域加强攻关和产业化突破。在张江,一批创新药企业逐渐发展壮大,为本土患者带来了创新疗法,解决了临床急需。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在产业周期间表示,随着我国医药产业发展,一批生物医药科技创新企业逐渐建立和增强了自身科技力量和研究经验,开展了与国际接轨的规范化新药研发,这种状况也影响和改变了我国新药研发的格局,使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迅速发展。

引智为创新提供原动力

在产业周上,许多业内专家都表达,要吸引各方人才,形成高水平的生物医药人才高地。

吕向阳是一名海归创业者,回国后最大的感受是,人才正加速向国内聚集。上海既有跨国药企也有大量本土初创企业,同时吸引大量一流科研机构和业内顶级投资机构,形成了完整创新生态圈;从产业链看,从早期研发、临床研究到商业化生产、新药上市销售,覆盖新药全生命周期。“虽然目前公司只有80余位员工,但得益于完善的产业集群,至少有300位相关工作人员每天在为来凯医药的新药项目一起努力,让我们可以跑得更快。从全球四面八方涌入到上海的人才,带来了最新的科研技术、商业信息和各种创业理念。我在张江的实验室里,感受到比以前在美国实验室里更兴奋的工作状态。”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所长李佳也表示,生态圈里的人才不仅仅是原始创新的人才,还包括一些产业链所需要的技术、生产等不同类型的人才,更好地进行分工、整合,将助力生物医药产业释放更大能量。

上海力争到2025年,全市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1.2万亿元,其中制造业产值达到2800亿元,让生物医药“上海高地”的成色越来越足。 本报记者 叶薇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