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国他乡,上海不是擦肩而过,已然成为他们生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外漫画家的笔下,上海各有风貌,但共同的,是他们对上海如一的热爱。
上海充满能量
加拿大人孙明德卸任外交官后,最终投身漫画行业的艺术家,他决定来上海:“在上海,能看到整个的中国,有这么多不一样的文化,上海是中国的窗口。”
15年里一半时间在香港,一半时间在上海,自嘲“汉语还不够好”的孙明德,最终选择常住上海,并且在嘉定南翔檀园,拥有一间漫画工作室。他不仅在那里创作,还向周边的孩子传授绘画技巧。
此番,孙明德参加漫画大展的组画为《上海街景》。第一幅名为《机不离手》,展现的是“上海速度”:“画面前景是骑着摩托车,戴着头盔和口罩的人们,坐在后面的人在看手机。他想表达的是:“无论是上海街头还是网上,大家都在赶速度。”第二幅《苦战》,展 现 的 则 是 上 海 的“缓”。他时常在嘉定的街头巷尾看到对弈的棋手与围观的人群。第三幅《魔都不眠夜》则表达夜晚上海人还很努力工作,小小的人在大大的时代背景下奋斗……”整组画面显示出上海是个充满能量的城市。
上海多姿多彩
在法国一家设计公司驻沪办事处工作的露西·古雅德,以《老弄堂》和《逍遥》两幅更偏向插画风格的作品参展,画的就是她本人的生活。她住在乌鲁木齐路五原路,在上海待了不止十年,周围就有老弄堂这样的场景。“巴黎人对美太慎重、太讲究。不像上海的生活,弄堂里挂着各家洗好的衣服,看起来有点乱,但其实很放松,很真实,很活泼,很鲜艳。那就应该是生活本来的样子。”
《逍遥》则是一位戴着口罩的女生的滨江骑车图。蓝天白云下,陆家嘴天际线勾勒出东方明珠、“厨房三件套”等,画面前景最中间,扎着马尾辫的女生正骑车经过……“上海是蓝色的,蓝色天空,蓝色的海”——虽然黄浦江并非湛蓝,但是在画作里,成为蓝色:“因为上海就在海边,蓝是海的颜色……”
上海简单快乐
新加坡女生洪雅幼(网名:娘娘)定居上海,因为“上海人有契约精神,所以上海发展空间很大。”让洪雅幼直接感受到快乐的是画画。她的画不复杂,只是一个简单的“火柴人”——简单到只有圆形、三角形的形象的上海游记。慢慢形成习惯,她每天在自己的微博上更新一幅画——也是逼着自己构思,捕捉“快乐是……”因为得到的呼应很多,她拥有了不少粉丝。
她画的主要是衣食住行、吃喝玩乐。“酒酿小圆子则是一年四季都可以在本帮菜馆吃到,所以要选入。”垃圾分类也成为她选择的画面,“上海能够说到做到,真是太厉害了!”因为常年以公共交通的方式游走,她已经从公交报站名的广播里听会几句上海话了。
本报记者 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