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雷
上海作为“北冰南展西扩东进”国家战略的桥头堡,也为北京冬奥会贡献了许多力量。
在上海冰壶运动协会担任制冰师的张芷源成为了冬奥会中方制冰师团队的一员,她也是冬奥会团队中唯一的女制冰师。此外,两名上海的冰壶裁判员王珏、李凌姝也将担任北京冬奥会冰壶比赛的裁判工作,此前,她们已经去北京冰立方参加了轮椅冰壶赛的执裁工作。
北京冬奥会的上海力量不仅体现在赛事服务人员上,更有其他新鲜的元素。冬奥会颁奖要用到的花束,就是由“海派绒线编结技艺”传承单位的恒源祥集团提供,花束编结者中,有一群平均年龄超过60岁的上海阿姨。她们完全靠手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送到了冬奥会的颁奖舞台。2个多月的时间,上海的这群巧手妈妈要制作出2400朵毛线玫瑰,这其中包含2万多瓣毛线花瓣和7200片毛线叶片。北京冬奥会将告别传统的鲜切花,在颁奖环节一样遵循绿色简约安全的办赛宗旨。
另外,北京冬奥会的奖牌刚刚通过验收,生产单位正是上海造币有限公司。奖牌经过18道生产工艺和20道质量检验,展现了中国制造的风采。造币公司历时16个月,组建商务服务、技术工艺、生产组织、质量管控、设备物资、安全保密、审核监督等七个专业工作组,用责任与匠心精铸“同心”奖牌。
这一枚枚奖牌背后是上海工艺人严谨的态度、灵巧的双手,在方寸之间凝聚匠心、投入诚心,跟随北京冬奥会的运动员,向世界展示中国精神,讲述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