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子》 俞晓夫 画
《锈色人物》 俞晓夫 画
《一对》 俞晓夫 画
本报讯(记者 徐翌晟)画家俞晓夫的个展“‘表情’——俞晓夫闲聊艺术展”,1月22日将在索美W&S Art Space开幕,展览为期一个月。最近十多年,俞晓夫以陆续完成的国家历史画定件为人们熟知,《司马迁回故里》《大先生鲁迅》《嘎达梅林》《尘埃》《辛亥革命宋教仁被刺》……但追溯“表情”的源头,则要回溯到多年前,俞晓夫在《新民晚报》副刊上连载过图文并茂的《俞晓夫闲聊》,展览作品的主题正是这个栏目精神的延续,他怀念那段往事,希望通过他《闲聊》里塑造出的、一个个称之为玩偶的中外小人物们,给我们以及自己在这个有时无奈又无助的冷暖世界里一点最深沉的安慰,把当时未尽之言,在今日徐徐道出。
1984年,俞晓夫以油画《我轻轻地敲门》震动了整个美术界。一些评论家评论这幅画意味深远,充满了人文精神,敲开了中国新时代美术的大门。俞晓夫曾经把历史题材创作的跋涉之途比喻为“写作一部长篇小说”,那么“表情”就是舞台上来来往往人物之间的对话片断,只言片语,却是一个个“小人物”短暂而深刻的惊鸿一瞥。
作品《锈色人物》,是他造型库里提出来的几个旧时人物,一个中国乡绅提笼折扇,画家在他嘴角上“粘”了一点鼠须,世故之气俨然,背后的老外,一双眼白眸睨,如捕食的鹰般贪婪,俞晓夫认为,这正是野蛮时代的存照。在作品《人们》中,他玩造型,让每一张不同的脸都很有故事,画家希望通过自己的手,将他们刻画出来,留下他们的表情,或自己继续研究,或留给历史。在《泥金纸》中,他就是在泥金纸上作画,玩偶们跃然纸上似乎有了宋徽宗的贵胄之气,仿佛有重彩,也有素描,还有漫画人物的夸张。
俞晓夫画面中的细节都是飘忽在他特有的气息中的痕迹,若即若离,似是而非,弥漫在闪烁不定的光晕中。他只营造氛围,凭记忆梦游般地工作,出出进进,喃喃自语。他在创作时尽量排除现实的干扰,或者说在躲避现实,以便脱离这凡俗的世界而进入自己的气场。而恰恰是梦呓般的写意,这一概念最富有中国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