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2日 星期六
除了“静待花开”,还要施以援手 扛过生意停摆期  小店如何顽强复苏?
第6/7版:上海新闻 2022-06-23

除了“静待花开”,还要施以援手

绿荫掩映下的特色小店,是海派韵味的缩影、民生经济的细胞,也是百姓就业的最后一道屏障。看似不起眼的小店背后,往往关系着一家人的生计,而在万家小店的背后,承载的是万盏人间灯火。

上海小店是不愿意被打倒的,它们想尽办法积极自救。有的小店选择触网,做外卖、做直播、开网店,用互联网技术触达暂时见不到的顾客。有的小店选择下沉,深入社区,运营社群,策划更多的互动活动,牢牢系住情感纽带。有的小店选择雌伏,关掉分店,缩减开支,断臂求生,以待来日……

但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焦灼夏天,在小店生存面临特殊压力的时刻,我们理应施以援手,帮助它们渡过生存难关,带来重新出发的希望。这个过程,不仅是在扶起小店店主,也是在救赎我们自己的城市生活。

多位专家认为,小店是城市商业的毛细血管,是供应链的神经末端,它们受疫情影响更大,应该是帮扶纾困的重要对象。事实上,一家小店可能规模较小,但小店经济发展却体现了中国经济韧性强、活力足的大逻辑,蕴含着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数字化和谐宜居城市的大道理。

后疫情时代,如何通过市场准入、政策性补贴以及平台精准滴灌、系统“输血”,来扶持小店经济发展,是相关政府部门和各类市场主体应该思考的问题。特别是在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互联网巨头要践行“科技向善”,可以借助数字技术和数字化供应链的优势,为小店提供流量、金融、物流等方面的支持。金融机构也可以持续加大“小店经济”的普惠金融力度,赋能小店店主渡过难关。本报记者 张钰芸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