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翔
近期上海疫情形势严峻复杂,7月7日0-24时,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7例和无症状感染者28例;自7月8日起,新增33个疫情中风险区。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对疫情防控还须勿怀松懈和侥幸心理,最基本的还是要科学规范佩戴口罩。
近期申城持续36℃至37℃的高温,出门戴口罩堪比蒸桑拿,很多人都希望能给口罩“降降温”。为此,不少商家,尤其是电商想出各种方法把口罩变“凉”。打开某电商平台,输入“清凉+口罩”的关键词,立刻会出现各种类型的产品:精油类,像“口罩爆珠”“清凉口罩贴”“口罩香熏扣”等;支架类,像鼻托、风扇等,一些所谓的“清凉口罩”更是成为了朋友圈的“爆款”。
但从目前权威机构的实验结果来看,口罩“凉”了,防护也“弱”了:“精油类”的产品会让口罩内部浸湿,口罩的防护力会减弱;“支架类”产品扩大了口罩与口鼻分离,虽然呼吸更加顺畅了,但防护效果却大打了折扣,至于一些“防晒口罩”“薄荷口罩”等品种,绝大多数只能提供普通防护,仅可以阻隔飞沫、花粉等颗粒物。
“清凉口罩”其实是个很好的创意,既贴近市场需求,也符合消费者期待,但口罩最基本作用依然是阻挡病毒、保障健康。对于消费者来说,如果为了追求时尚或清凉而忽略防护,是得不偿失的。无论商家如何宣传,消费者一定要挑选正规厂家的口罩,并要符合医用口罩标准。市场监管部门要对目前在售的所谓“清凉口罩”类产品进行质量检验和把关,对那些没有实际效用,甚至没有基础防护作用,不符合相关标准的产品,要坚决予以下架,并提醒消费者正确选择、理性购买。对于电商平台来说,上架“清凉口罩”类产品时,一定更要查看生产许可证,并对于描述的防护功能要仔细审核。
口罩如果在“防护”和“舒适”不能兼备的话,广大市民选择时首先还是要以“防护”为主。特别是在炎炎夏日,如果佩戴者发现口罩被汗水浸潮后,更要及时更换。从科学规范佩戴口罩开始,当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