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请关注“新民艺评”
◆马尚龙
观剧,我有一个习惯,先观剧院门口,热闹还是冷清,还有,谁来观剧。
还未到兰心大戏院,已经看到了剧院门口的人流,走近看,年轻人不少。30岁上下,大约有三成,因为兰心售票处预约取票排队的都是年轻人。滑稽戏《宝兴里》有年轻观众,这是第一印象。
坐定,看演员阵容,王汝刚、钱程等名家领衔,大多皆熟知,也有年轻演员,有个演员叫“豆豆”,男的。我不知其详,问邻座青年,青年有点看不懂我的神色,伊是“笑果”的,演脱口秀的呀。
年轻观众大约多为豆豆而来。
我稍稍知道当下脱口秀受年轻人追捧的程度。去年,大世界请我去看看他们的周末演艺市场,大世界已然是脱口秀的大世界,相声和独脚戏相形见绌了。
开场,豆豆单挑七八百观众,用脱口秀的方式说了一段,像是主持,而后便是剧中一个角色,剧终,他又游离于宝兴里,像开场一样地收场。
有段时间以来,在我的印象中,有不少滑稽戏剧目,是为了宣传好人好事和社会新风尚,类似于活报喜剧。《宝兴里》聚焦于二级旧里以下住房旧改,看戏前,不知会有什么新故事,但是开场后,就看出了它是要走票房路线的。它是要讲一个故事,讲一个真实背景、真实事件中的虚构故事。故事讲得精彩不精彩,直接关乎它的票房。
两个多小时的演出,笑声是明显的,也听得出年轻的笑声。豆豆在戏中的角色并没有被赋予足够好笑的空间,也就是说,笑声是给《宝兴里》这部滑稽戏的。王汝刚出场,还获得了很长时间的掌声。
脱口秀切入滑稽戏,带来了脱口秀的人气。当然,“笑果”也是得利方,凭借着切入《宝兴里》,使得自己和海派文化、和上海这座城市有了实在的关联。就此,“笑果”在兰心驻场的演出,有了加分的口碑意义。
而《宝兴里》在兰心上演,何尝不是一个美妙的结合?
宝兴里因为在1950年诞生了中国第一个居委会而与众不同。宝兴里离外滩、离东方明珠的物理距离很短,但是与外滩、东方明珠显然不处在同一个生活频率。它是早期的石库门建筑,倒马桶、几代同居一室,是宝兴里居民在2019年旧改之前的常态。宝兴里浓缩了上海的市井之气。
兰心大戏院的身世截然不同。近百年来,有诸多高大上的文艺事件发生在兰心。后来活跃于英国皇家芭蕾舞团的著名舞者玛戈特·芳婷,1931年在兰心大戏院登台,至今兰心还保留着她的画像;1959年,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首次公演,也是在兰心。兰心象征了上海的典雅之气。
《宝兴里》在兰心上演,是将上海的市井之气和上海的典雅之气融合在一起。既有典雅也有市井的上海,才是更生动、更鲜活、更完整的上海。
上海亦称作“大上海”,这是从近百年前诸多的“远东第一”,一直延续至今的美称,上海所有的典雅,都可以从“大上海”中寻找到脉络。但是大上海是上海的A面,至于B面,我以为是“小上海”。小上海不是大上海的反面,而是另一个切面,那就是市井世俗的上海。宝兴里便是如此。
如今宝兴里的市井生活,搬到了兰心大戏院的舞台上,典雅对接市井,合力呈现的,是上海的A面和B面。
《宝兴里》没有过多直面演绎旧改本身,却是切入了以石库门为代表的上海市井生活。石库门里发生的故事,推展开来,就是上海人的故事、上海的故事。
剧中有段戏,支援三线建设几十年后退休回上海的姐姐,疑似要和弟弟、侄子抢房子,虽然情节走向在逻辑上略显生硬,但是它引发了观众的共鸣。这是上海人记忆深刻的历史,并且还会联想到更为普遍的上山下乡,以及之后几十年一连串与家庭财产有关的连锁反应。
还有一段说到了以前弄堂里每个人都有绰号。一下子就把弄堂的特质弹射出来了。绰号带有调侃,在社会一个点上有被刺痛感,恰又显现了年代特征,也是小上海的烟火气。
前前后后几十年的上海故事,在《宝兴里》若隐若现;轻松而过,并非不留痕迹。
散场后,走在茂名南路上,身后恰有两个女子在聊刚刚看过的戏。听声音,是年轻的上海口音,我也就保持相同的距离,“偷听”她们的观后感。
她们倒是没说是为了豆豆而来,说的是《宝兴里》本身。
一个说,蛮好看蛮好笑的。
另一说,是啊是啊,也蛮有意思的;几位名家表演很见功力。
一个说,那么多的各地方言也蛮好听的。
另一个说,不过我不是特别习惯这么多方言。像阿拉爷娘伊拉,和剧中老吴差不多年纪,都是说上海话的,早就没有家乡口音了。要是都用上海话来表演,会不会更加真实更加亲切?
如果是在座谈会上,我会加入讨论。各地方言是滑稽戏的重要标识,很少有其他地方戏曲会像滑稽戏一样,一剧多方言,甚至还经常将各地戏曲唱腔引入其中。
各地方言本身是上海一个时代的烟火气。上海大量来自各地的移民混居,各地方言混杂,被滑稽戏巧妙利用,生动呈现出七十二家房客的生活图景。不过也不得不说,如今的上海,各地方言已经不再是市井语言的主角了。
我放慢脚步,让两个女子过去。她们有她们年轻的见解。
她们不知道,多种方言的运用,是滑稽戏的独家本事,甚至可以说是滑稽戏的“看客之宝”。如果没有了那些方言,滑稽戏还是滑稽戏吗?滑稽戏的传统观众会接受吗?
我想不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