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
全面打造人民城市幸福“样板间” 中国工程技术在印尼被广泛应用
第3版:要闻 2022-11-14
杨浦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城区发展始终,不断扮美“生活秀带”,建强“发展秀带”

全面打造人民城市幸福“样板间”

杨浦大桥公共空间里的零碳工业凉亭采用聚碳酸酯板、竹钢、生态素土等新材料建成,绿色低碳、海绵城市的理念得到充分体现 杨建正 摄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2019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杨浦滨江考察时指出,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城市建设,无论是新城区建设还是老城区改造,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走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路子,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为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

时光荏苒,三年过去了,当年在杨浦滨江人人屋党群服务站向总书记讲述自己的生活变化的新中国第一代劳模黄宝妹对那一幕依旧记忆犹新。10月16日,91岁的她再次来到杨浦滨江人人屋党群服务站,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直播。窗外,滨江生活秀带美景如画,在这里生活和工作了一辈子的黄宝妹无比激动,为自己亲眼见证人民城市幸福样板的诞生而无比骄傲。

二十大报告鲜明指出,要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作为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考察并提出人民城市理念的地方,三年来,杨浦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城区发展始终,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以更优的供给服务人民,不断扮美“生活秀带”,建强“发展秀带”,用汗水绘就人民城市的生动图景,用实干打造人民城市的幸福样板。

襟江带海,长风万里;百舸争流,奋楫者先。未来可期,杨浦滨江投资开发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暨滨江办常务副主任官远发说:“作为杨浦滨江的建设者和见证人,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三年来,从一席话到一个理论,杨浦将人民城市理念融入城市发展的血液之中,以一以贯之的恒心,一往无前的决心,一丝不苟的韧劲,一心一意写好人民城市这篇大文章。人民城市理念在杨浦得到生动诠释,人民城市品牌在杨浦不断开花结果,人民城市的本色在杨浦愈发鲜明。

几年来,杨浦区接连启动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儿童友好公共空间示范区、公园城市先行示范区、“世界会客厅”全域旅游特色示范区、空间无障碍创新示范区等五个示范区建设。五个示范区维度不同,却又紧密关联,都是在探索人民生活的理想场景,让每一个人都能在杨浦滨江感受到温暖和善意,让每一个人在这里都能诗意栖居。

2019年11月2日,滨江建设者钱亮抱着2岁半的儿子见到了习近平总书记。总书记高兴地抱起孩子,问他:“几岁啦?”扎根杨浦,建设滨江,钱亮目睹着这里的每一次蜕变。他深切感受到,10年来杨浦滨江的发展步伐与新时代10年高度契合,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更是为杨浦滨江提供了跨越式发展的思想动力,在倾听人民之声的基础上,公共空间不断得到扩大提质。

不久前,占地面积逾3.5万平方米的生态创新城市公园——大桥公园一期工程初步完工并开放。整个杨浦滨江绿地的建设将按照“北段突出生态林荫特色、中段突出复兴岛独特江滩景观、南端融入历史遗存与时代风情”的脉络来推进,形成四季有花、秋色烂漫、自然野趣、特色鲜明的杨浦滨江公园城市先行示范区,生动展现杨浦“四高城区”中的高品质生态生活融合区。

在这项全市领先的示范区建设中,3年前也在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滨江建设者章琳琳深有感触地说,滨江建设一直遵循“党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符合新时代人民亲近母亲河与其互动的需求、人民与本土文化间对话的需求、人民体验云端数字与实景交互的需求。未来,杨浦还将进一步扮靓“生活秀带”,全面打造人民城市“样板间”,为杨浦区“四高城区”建设再立新功。 本报记者 孙云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