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融融
家中空空,树下无物,是我们今年过节的状况。
我们离家出发,从斯波坎市往东走,开了八个小时,去爱达荷州参加了孙子的大学毕业典礼。接下来孙子将去新西兰两年,不能回家。先生作为祖父心中依依不舍,我们请他共进泰国晚餐,吃了两个小时。餐后访问了住在大学附近的女儿一家,小住两晚,三代同欢。
我们必须赶回去照顾院子里的鸡鸭鹅,归途又是八个小时。回家住了一晚,第二天往西六小时,直奔西雅图,探望母亲和儿子一家以及参加西北华文笔会的聚会。
马不停蹄地赶路,穿梭于银装素裹的冰川雪地,恰逢创历史纪录的酷寒速冻,零下二十八摄氏度。风刀霜剑,十指关节如断裂一般地疼痛。进了车,开上暖气就不敢出来。加油,上厕所,进餐,就像堕入绝望的地狱,需要奋不顾身的勇气。回家途中犹豫了几次,要不要放弃?想到欢声笑语团团围绕的化解力,想到亲情友情丰盛佳肴,让冰雪的愁眉锁眼展露笑颜,我们一往直前。
其实在圣诞之前,我们都问自己:需要什么礼物?我需要一个有很多口袋的手袋。先生马上开车带我去各个商场,找到一个合适的,比我想象的口袋还要多。如果没有我亲自在场,他怎么也想象不出应该买什么样的手袋给我作新年礼物。我呢,当天旧包换新颜,各归各类,装入不同的口袋,再也不会乱七八糟、找不到东西了。先生说,什么也不需要。入冬以来,他新添了不少外套和内衣,都是双件双件不同颜色地买,还买了拖鞋和皮手套。我给他独用的厕所换了一个新的冲洗坐便器。
生活所需,随时随买,为什么要等到过节,外加一个礼物的口袋呢?我们还需要一些电子用品,也是在过节前全部添置好了。
在西雅图见到九十三岁的老母亲,给她带去需要的保暖杯和柔毛拖鞋,听她发自内心的喜悦:这鞋真舒服啊!我的心乐开了花。母亲的赞美是给我最好的礼物。与问世十六个月的小孙女共进午餐,看见她凭着八颗牙齿,大吃大喝:虾饺、烧卖、牛肚、芥蓝……不用家长帮忙,全部手抓自喂,吃得津津有味。还有那朗朗的天籁笑声,融化了我的心,天下还有更好的礼物吗?
我在西雅图的文友们,来自四面八方,角角落落,冒着风寒,聚集在八十多岁的万老师家。那天是周日,大多家庭白天有活动,忙了一整天,还要做菜,与大家分享。三桌菜肴,两大房间,男女老少,畅谈文学,何等的精神享受!我的先生一日赶三场,无怨无悔地当车夫。每到一处,都是中国话,他一句也听不懂……
我数算着所有的恩典,每一个片刻,每一句话语,出自内心的热爱,都是天降的礼物,都是喜悦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