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缠枝莲纹九子攒盘
◆胡 萍
我几年前跟藏友置换来一组青花缠枝莲纹九子攒盘,是我最心仪的藏品,百看不厌。每当逢年过节,就是这件藏品“露脸”的时候。
青花缠枝莲纹九子攒盘整体呈圆形,直径约37厘米,高约2.5厘米,通体由内外两层共九块盘子组合而成。中间一块是主盘,呈正八边形,外围八块是副盘,呈如意肩形。器壁浅坦,口沿外折,唇边,足为随形浅圈足。主副盘口沿均以青花绘锦地纹,中间开窗内均以青花绘缠枝莲纹,盘底无款识。
这组攒盘造型古色古香,器型规整,胎体厚重,青花发色亮丽,釉面洁净,包浆莹润,保存完好。每到年节时我用它来装花生瓜子饼干等零食,必能博得亲朋们的赞赏。大家吃着零食,欣赏着精美的攒盘,在轻松的谈笑声中,将过节的气氛推向高潮。
攒盘又称拼盘,全盘,是一种盛放食物的器具,始于明代万历晚期,清朝康熙乾隆年间兴起,并延续至清末时期。20世纪初,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中写道:“果盒亦为攒盒,乃盒数个,盘格星罗棋布于中,略似七巧之板,而置种种食品于其内也。”一组攒盘包含的盘子数量少则四五个,多者可达二十多个,以四、五、九子盘为多见。攒盘组合起来,大多有内外两层或三层,可以组合成不同的形状,如四边形、六边形、八边形、圆形等规整的几何形状,也可以是叶形、梅花形、莲花形、葵花形、牡丹花形等多种式样。攒盘的材质多种多样,有陶瓷、景泰蓝、铜胎画珐琅、玉石、木胎布漆、紫砂等。
古人常根据盘块数量为攒盘讨一个好口彩,有五子、七巧、八仙、九子、十成、十二花神、十六子之说。制作技法方面,雕、刻、画、绘均有。色彩上有青花、粉彩、三彩、五彩、色地轧道、斗彩、贴花、印花等。纹饰以四时花鸟、人物、山水、吉祥话语和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某个方面等为多。
从制作工艺来看,由于攒盘需要由数块组成,成型较难,需有极其严格的设计,并准确地把握各部分的尺寸,才能使制成的个体组合严密、不留缝隙。我收藏的这组青花缠枝纹九子攒盘构思巧妙,制作工艺严谨,虽由九个小盘组成,但组合起来严丝合缝,浑然一体,棱角分明,美观大气,用它来装各色干果、点心,其浅口的造型既方便取用又不易串味,更适应了一次食用完毕的习惯需要,易于保证食物的新鲜,平时摞起来收藏也挺方便,实在是盛放干果点心的极佳器具。
以前没有攒盘的时候,逢年过节需要待客时,我都用一个大盘把几种食物混装在一起端上桌,既不方便取用又不美观。自从有了这个攒盘后,每个小盘都可以单独盛放一种食物,且多个小盘组成的图案也让人赏心悦目。攒盘是古人审美能力的承载,也是中国传统造物文化、人文思想在生活器具上的展现,值得我用心收藏品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