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网船会活动现场 秀洲区传媒中心 供图
春日运河好风光。浙江嘉兴秀洲王江泾镇莲泗荡湖畔,众多船只在水面依次排开,苏浙沪乘船而来的渔民,汇聚于此,拉开了2023“民间民俗·多彩浙江”江南网船会系列活动的序幕。这场传承了三百多年、属于运河儿女们的水上盛会,见证并讲述着数百年来大运河的故事。
“网船会”起源于元末明初,是苏浙沪一带渔民自发组织的民间民俗活动,201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嘉兴乃至江南地区一道独特的人文风景。
湖畔渔船汇聚,一旁的刘王庙前热闹非凡。放供品、念祭文、跳祭舞……真实还原百年前祭祀场景的“刘王祭”,既是传统的传承,更寄予了人们美好的祈愿。据介绍,今年的江南网船会将持续近一个月的时间,不仅有社团串堂、船上祭祀、“踏白船”表演赛等传统民俗活动,还有潮玩集市、闻川露营节等活动,为大家带来一场难忘的运河春日盛会。
大运河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坐标,更是秀洲的“母亲河”。作为江南运河浙江段的起点,大运河秀洲段是其由苏入浙的第一站,这里是嘉兴通往苏州、湖州、上海方向的主要航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被滋养的秀洲人,对大运河有着独特的情感。
多年来,秀洲充分挖掘和弘扬大运河文化的历史价值和时代价值,致力于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利用,在重点项目建设、遗产保护传承、文化活动、文旅融合等方面加大建设,全面提升大运河秀洲段文化带风貌,同时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秀洲段建设,形成了一条可体验、可触摸、可感知、可传承的“诗路画语”江南运河文化带。
在秀洲,城与河交汇共融。为了让大运河“活”起来,秀洲区将建设大运河综保工程项目,不断推动秀洲迈入全新的“运河湾时代”。大运河综保工程项目是运河湾新城建设的重要标志性项目,作为运河湾新城的重要门户、京杭大运河综合环境提升的重要景观段落——京杭大运河综合示范段工程,计划将于4月底前进场施工,开启运河与新城交汇共融的新篇章。
本报记者 毛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