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郜阳)浩渺宇宙,不少小行星以中国科学家名字命名,这是国际性、永久性荣誉。今天上午,“王应睐星”命名仪式在沪举行,又一颗小行星以中国科学家命名。共和国群星闪耀,每一次仰望星空,都能感受到他们守护的力量、激励的力量。
已故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应睐是我国生物化学科学研究工作的卓越决策者和领导人,在他的组织和领导下,1965年和1981年,中国在世界上分别首次完成具有生物活力的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和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两项重大基础性工作,使中国人工合成生物大分子的水平保持世界领先,为中国生化事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人们以“中国生化先驱”赞誉王应睐。
“王应睐星”是2008年3月3日由紫金山天文台盱眙天文观测站近地天体望远镜发现的一颗小行星。2013年2月,国际小行星中心给予其355704号永久编号,并确认紫金山天文台拥有该天体的发现命名权。2021年5月1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同意将355704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王应睐星”。
“王应睐星”的轨道偏心率为0.14,轨道倾角为6.61度,轨道半长径为3.053天文单位,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4.52亿公里,绕太阳一周需5.33年;到地球的最远距离达6.68亿公里,最近时只有2.45亿公里。“王应睐星”在轨道上以每日146万公里的高速奔腾前进,相当于以每秒16.9公里的速度不停地绕日运行,闪耀在宇宙星空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