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东方视角看西方经典 最好的课堂是舞台 岁月留“金”淘不尽
第8版:文体汇 2023-05-06

最好的课堂是舞台

上音歌剧院歌剧音乐剧节凸显年轻力量

本报讯(记者 朱渊)2023上音歌剧院首届歌剧音乐剧节昨天启幕。由上海音乐学院出品的经典歌剧《茶花女》、原创歌剧《茶》、原创音乐剧《春上海1949》、歌剧选粹系列音乐会以及上海歌剧院出品的经典歌剧《漂泊的荷兰人》等4部9场歌剧与音乐剧演出将陆续亮相申城。

与此同时,6场歌剧学术沙龙、4场歌剧与音乐剧工作坊也将同步举行。多元化、高品质的剧目展演及系列学术活动,将在申城掀起新一轮观剧潮。

歌剧、音乐剧虽说是舶来品,但它们在中国的发展却正青春。在首届歌剧音乐剧节的多部重磅剧目中都可见上音师生的身影。

上海音乐学院、德国基尔歌剧院联合制作的威尔第歌剧《茶花女》集结了来自德国的音乐艺术指导和导演团队、来自意大利的服装舞美团队以及上音师生。2021年12月,该剧首演获得广泛认可。此次复排,就读于上音声乐歌剧系研二的蔡程昱“接棒”出演剧中男主角阿尔弗莱德。蔡程昱直言:“最好的课堂就是舞台。在排练磨合过程中,我的最大收获就是学会了‘分散注意力’。”

音乐剧《春上海1949》以上海虹口继光高级中学(原麦伦中学)真实事件为原型,讲述了学生怀揣着爱国心和强国梦,为迎向光明的新时代谱写的英雄故事。这部由上音原创的作品最早是作为2019级毕业大戏亮相的,后成为音乐剧学生们常演常新的保留剧目。此次演出担纲主角的是音乐剧系教师王梓庭,她感慨:“我在上音读书时,大四学生的毕业演出多数是搬演百老汇的音乐剧,而如今的学生们已能演绎师生们原创的音乐剧作为毕业戏。”

上海音乐学院院长、上音歌剧院院长廖昌永直言:“我们努力为学生搭建更广阔的创作演出平台,实则为打通高校教学与演出实践的最后环节,希望他们能为中国音乐剧市场注入新鲜活力。”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