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用“慧心”捕捉“会心”的瞬间 有爱陪伴,“奥运娃”更加自信
第3版:上海新闻 2023-06-17
本市11万初三考生上午冒雨步入中考考场

有爱陪伴,“奥运娃”更加自信

来自格致初级中学的送考团学生家长,身穿印有全班学生签名的T恤为自己的孩子加油助力 本报记者 徐程 摄

进考场前,上海音乐学院实验学校的老师和考生来了个爱的拥抱 本报记者 陶磊 摄

>>>考点: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班主任顾不上自家双胞胎考生

早上7时许,上海音乐学院实验学校的老师们就来到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考点,为8个班级260名学生送考。“为梦想而战”“胆大心细决胜中考”“我们都是追梦人”“旗开得胜”……举起手牌,戴上定制款头箍,老师们成为考场外的最强“气氛组”。

在考前的出征大会上,学弟学妹们擂响战鼓,以一曲激昂的《龙腾虎跃》为初三学长们加油助威。“同学们,请记住克难前行的自己和努力拼搏的自己,带着从容的微笑、坚实的步伐、去印证志在必得的志向。希望你们笑傲考场,名题金榜,捷报飞传,实现理想!”校长贾晓岚慷慨激昂的寄语更是将考生们的士气“拉满”。

给学生们贴上“中考必胜”的贴纸,目送少年走进考场,初三班主任王芳感慨万千,“初中是树立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关键阶段。中考就像一场成长大检验,不仅是对学业,更是对心理、责任心等各方面的检验。相信孩子们经过四年的磨炼,一切都能水到渠成。”

对班上30余名学生的成长,王芳如数家珍,但面对今年这场中考,她心里却有个遗憾——一对双胞胎女儿也正逢初三,自己却顾不上她们。“女儿都很自觉、上进,更多是互相支撑、自主管理。我有时候累了甚至还会把坏情绪带回家,对她们其实挺愧疚的。”对女儿的爱,王芳只能埋在心里,但是女儿的努力她看在眼里,心中也在为她们默默加油,希望她们都考进自己心仪的高中。本报记者 易蓉

>>>考点:奉贤中学附属初级中学

“摆渡人”为远航的学生写满贺卡

每年都任教初三,送走了一届又一届毕业生,但对于今天踏上中考考场的学生,奉贤区实验中学语文教师张媛显得特别留恋。

上午8时,9(7)班、9(8)班的孩子们开始入场。队伍里忽然传来了歌声:“有一种力量无人能抵挡,它永不言败生来倔强。有一种理想照亮了迷茫,在那写满荣耀的地方。当那熟悉的旋律响起,昂首挺胸。”张媛说,这两个班是她任教的,前天,她把最后一堂语文课定名为“夏天的告别”。在课的尾声,张老师朗诵了一篇自己写的散文:“老师能教授的知识很少,少到只是学海中的冰山一角,一转眼就到了你们奔赴考场的时刻,但是我知道奔跑的少年们,你们有着无限可能,初三毕业不过是一个开场,你们将奔赴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而我只是你们的摆渡人。”

在进考场前,很多同学在书包里放了一张小卡片,那是张媛老师亲手为他们写下的:“小彭同学:轻装策马青云志,人生从此驭长风。”“小金同学:毕业不散场,扬帆再起航,愿你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小袁同学: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小潘同学:愿你眼有星辰大海,心有繁花似锦,心中有梦,眼中有光,做最棒的自己。”“小尹同学:时光轻浅处,一步一安然,做一个勇敢追梦人,不负韶华年。”“小韩同学:等风来不如追风去,追逐的过程就是意义。”…… 本报记者 王蔚

>>>考点:娄山中学

每门考试都有个性祝福

“放松心情,冷静细心。”“合理安排时间,正常发挥就好!”7时30分不到,长宁区娄山中学门口就迎来一支红色送考队伍:延安初级中学初三老师们身穿学校特别定制的红色T恤,戴着印有延安初级中学LOGO的红色口罩,为初三考生送考。今天的考场外,初三年级副组长、语文老师王智超为初三(1)班参加中考的38名同学,一一贴上学校精心设计的“今日贴纸”:“中考首门考试科目是语文,预祝旗开得胜……”

原来,学校为了讨口彩,特别为每一门学科都定制了个性祝福贴纸,给孩子们送上惊喜。“语文科目,旗开得胜;综合测试笔试,一马平川;数学科目,心中有数;外语笔试,得心应手;道德与法治科目,前程似锦……寓意各门学科都能考好。”王智超说,现在的孩子都很有个性,祝福当然也要做点个性化小设计。据了解,延安初级中学这届初三共有300多名学生参加中考,学校针对每一位初三学生的特点,实施“一生一策”,从教学上落实到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其实,这一届学生很特殊,我带了他们四年,经历过三度线上学习,但也因此,让他们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拥有了抗挫的品质。”王智超说,中考不仅是检验四年的学习成果,更是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时间分配与管理,发挥个人特长,踏准人生每一步。本报记者 马丹

>>>考点:黄浦学校

35个家庭组成快乐“送考天团”

“肖定豪加油!”“刘舟加油!”细雨中,一声声“加油”声从黄浦学校入口通道旁传来,格致初级中学初三(4)班的一群妈妈举着班旗,大声为孩子们鼓劲。“你们为什么每个孩子的名字都知道?”“我们是一家人,每个娃都是自己的娃!”妈妈们笑道,定制的大红色送考服上,印上了“Hedy战队”35个孩子的名字,“Hedy”则是班主任华艳雯。高个的爸爸负责把班旗举高,班徽由四只相互交叠的手组成,班旗下方是一行大字:“快乐四班,逢考必胜!”

班级家委会负责人武女士“加油”声喊得最响亮,儿子“可乐”遗传了她的好嗓子,四年前从黄浦学校毕业后,凭借声乐特长作为艺术特长生被格致初中录取。用武女士的话说,今天,是回到“主场”作战,底气更足了。让她更有底气的,则是这个阳光快乐、积极向上的集体。她告诉记者,全班有好几个学生有艺术和体育特长。班上的女排姑娘们是校排球队的主力,在全市青少年排球联赛夺得三连冠。虽然排练和训练要占据一定时间,但他们在赛场上的拼搏故事,通过华老师的巧妙引导,成了全班同学并肩前进的动力,大家在学业上很拼。

“喏,你看,他们家孩子的数学就很稳,模拟考一直150分!”武女士指着一旁的冯女士说,冯女士则说,“孩子数学能学好,一方面是兴趣,另一方面,班级氛围特别重要!”“对对对,我们班就特别团结,总是想着办法要给孩子们惊喜。比如,前两天全校拍毕业照,我们悄悄买了迪士尼的全套玩偶,邀请了摄影团队,为他们留下特别难忘的青春特辑。”武女士补充道。

四班的妈妈们话音未落,七班的送考队伍举着加油横幅也来了。看着家长们的笑脸,年级组长蔡春梅感叹,初中是孩子从孩童走向少年的关键时期,最需要的是爱、自信和责任,这需要老师和家长的言传身教。回望这四年,老师和爸爸妈妈们做到了。这个毕业季,各个班级用指纹在图纸上按压,一起“种”下一棵棵“幸福树”。老师们写了祝福纸条,塞进扭蛋,供同学们随机抽取,部分“幸福翻番”的同学还抽到了老师手写的“专属福卡”,即获得老师单独为其提供的学科咨询辅导一次。离校前,每个学生收到了一套明信片,每张明信片正面为校园风景,背面则是来自一名任课教师的祝福,各个班级的明信片套装各不相同,四年间教过这个班级的每一名老师都不落下。

“我们希望若干年后,孩子们还能记住老师的嘱托,学会感恩。当你回忆青春的时候,你会再次想到当年一起并肩奋斗过的伙伴。”校长王珏说。

本报记者 陆梓华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