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宏在接听市民来电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您好,这里是夏令热线,请讲。”今天上午8时30分,上海市副市长张小宏作为第31届新民晚报夏令热线志愿者,坐上夏令热线的接听席,倾听市民和读者来电。在接听了三通热线电话后,他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介绍本市在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方面针对存在的短板和不足,进行改善提升的一系列新举措。
近些年来,上海深入贯彻“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的重要指示要求,在城市治理现代化方面迈开新步伐,探索走出了一条超大城市治理新路。
“超大城市治理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张小宏表示,随着城市不断发展、人民的需求不断变化,城市治理过程中不断出现新的问题、新的挑战,比如,安全韧性城市建设方面,一些过去长期积累的风险和隐患,如燃气、房屋、电梯等领域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影响了老百姓的获得感安全感;提升社区人居环境方面,人民群众对美好居住生活的需要已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老百姓希望更高品质、更人性化的公共空间,希望更多地参与社区治理;推进城市治理领域数字化转型方面,当前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迅猛,尽管上海在应用新技术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方面作了一些探索,但在整合数据资源、开拓应用场景、实现智慧决策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下一步,上海将从三个维度提升完善城市治理水平。
一是要体现治理温度。城市治理要围绕人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真正把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的问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一系列工作让老百姓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城市的温暖和美好。
二是要加大工作力度。正值全党上下深入开展主题教育的重要时刻,上海把主题教育的成果转化为为民服务的实效,对老百姓反映强烈的问题、对长期影响城市发展的问题,要拿出切实管用的举措,把堵点打通,把短板补齐。
三是要提高市民参与度。市民是城市的主体,最清楚城市治理中的问题,对政策举措是否有效最有发言权。上海将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城市治理的积极性,广泛凝聚社会共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格局,这也是“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生动实践。
今年,夏令热线把及时受理市民诉求作为听民声、体民情、察民意的重要载体,把深入分析热线数据作为调研排摸城市管理领域问题的重要方法,把着力处置群众反映最集中的顽症问题作为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的重要抓手,以造福人民群众的实际成果检验主题教育的工作成效,让“夏令热线”这块牌子更加闪亮。本报记者 杨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