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2日 星期一
超验主义 岁月静好(油画) 手足情何以走入死胡同 那年拜访刘绍棠 相隔万里的友谊 美感,是互动的
第13版:夜光杯 2023-07-20

手足情何以走入死胡同

(新加坡)尤 今

晓月和晓星是两姐妹,年龄相差6岁。自小感情疏离,如今各自成家,鲜少来往。

一日,受邀到晓月家里用餐,谈起妹妹晓星,她感慨万千地表示:错误的家庭教育,导致了两姐妹的失和;童年留下的裂痕,成了永远难以弥补的伤痕。

晓月带着我走进她童年的时光隧道里。

“我七岁那年,妹妹出世。她稀释了父母亲对我的爱,可我毫不在乎,因为粉嫩可爱的她,完全攫住了我的心。我喜欢帮她换尿布、喂她喝奶;把她抱在怀里,她就像个洋娃娃,就连哭声也像音乐般美妙。可是,打从她学会讲话之后,一切都改变了,变得那么难以忍受。明明是她做错事,可她却恶人先告状,父母一听,便不分青红皂白地斥责我,有时甚至把我骂得狗血淋头;而我最常听到的两句话便是:妹妹比你小,你应该让她!她抢我的东西,父母要我让;她用语言挑衅我,父母要我让;她发脾气打我,父母依然要我让!哼哼,在她一岁不懂事时,父母要我让,我就让;可到了她十岁时,父母依然要我让;让,每让一次,我心坎的沟壑便加深一分。这种毫无原则、毫无道理的让,根本就是病态教育啊!除此以外,无论他们买什么回家,由零食到生活用品,都说:让妹妹先选;而外出用餐时,我想吃炸鸡,妹妹要吃意大利馅饼,最后我们进入的,一定是意大利快餐店。最离谱的是,我们全家第一次外出旅行,选择地点时,我选泰国,妹妹要去日本,妈妈居然说:妹妹小,就随妹妹吧!我的妹妹长期在这样的教养方式下,长成了一个是非不辨、飞扬跋扈的自我中心主义者。”顿了顿,又说:“不讳言,我和她,是在剑拔弩张的情况下成长的。现在,即使用上最尖的凿子,也击不破双方心房里那厚达三尺的霜啊!”

我听着、听着,中国古代东汉末文学家孔融的真实故事突然浮上了脑际。孔融让梨之所以成为千古美谈,是因为大家都认为“大让小”是理所当然的,偶尔有个四岁的小孩“小让大”,大家便争相传颂。实际上,小孔融吃小梨、兄长吃大梨,不是天经地义的吗?何以言让?近年来,“孔融让梨”的故事,已经成了年轻人笑谑的素材,有人杜撰出了各种孔融让梨的理由。我想,也许这些杜撰者多半是在“兄姐应该让弟妹”这种传统教育底下的“受害者”吧?嘿嘿!

如今,晓月生下了两个可爱的女娃儿,两人相差四岁。她语重心长地说:“在我家,原则永远摆在第一位。事无巨细,在道理和真理的面前,不管年长年幼,谁都得让。姐妹俩如果前来告状,我会要求她们自行解决问题,事后才个别进行辅导。我永永远远也不说的两句话是:妹妹比你小,你应该让她。这两句话,是涂了毒素的。毒性发作时,手足情便走入了死胡同。”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