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家战略中,发挥浦东引领区的示范作用?昨天,首届浦东新区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大会举行。记者从会上了解到,通过“加减法”等绿色转型,目前浦东已创建了4家零碳工厂、2家零碳园区和1家零碳数据中心,位居全市第一。
一笔“脱碳账”
作为中国制药行业首家获国内外权威认证的碳中和工厂,在勃林格殷格翰上海张江工厂,脱碳管理创新设施随处可见。比如“热泵”项目,通过增设热泵机组,回收冷水机组产生的热量。作为热水系统的热源,“热泵”起到了串联冷水和热水的作用。仅这一项装置每年就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80吨,蒸汽消耗每年减少2000吨。
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药业有限公司技术运营总监王逸华为记者算了一笔工厂的“脱碳账”。“在张江工厂,自从2014年全面开展脱碳顶层设计后,从2014年到2020年的脱碳总投资,共用了近750万元。企业投资是要讲求投资回报率的,到2022年,我们已节约了近3100万元的成本。在我们看来,绿色低碳环保转型不但不是额外开支,还是企业增加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再举个例子,2019年,勃林格殷格翰在工厂屋顶装了太阳能系统,共投资近140万元,2020年建成以后共发了109万度电,每年光电费就能节约近30万元,3年就已经节约近100万元。王逸华介绍,“这些节省下来的成本,还能继续循环利用在新项目的投入上。”
据悉,开展“节能低碳示范”“零碳示范”和“绿色制造示范”创建工作,是贯彻落实上海市“双碳”目标、引领倡导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的有效途径。“十三五”以来,浦东累计创建了39家绿色工厂,8家绿色供应链,22种绿色产品以及3个绿色园区,在全市名列前茅。
带动上下游
当天的会议上,相关领导为浦东一批优秀的示范、标杆单位代表授牌,振华重工也是其中之一。
“振华重工是一个大型的装备制造企业,原来用能比较大。为此,我们主要围绕生产制造端,从绿色设计、绿色工艺,以及低碳减排的绿色制造等方面提升。”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全总监、安监部(应急办)总经理陆建华介绍,具体说来,包括绿色设计端轻量化,如减薄钢板、配套件合理优化的设计和配置;绿色工艺端主要用在大气治理,建设了全亚洲最大的重型钢结构的涂装车间,所有的构件全部进到涂装车间去,进行末端治理。目前整个涂装的污染物排放已经降低了95%以上。
陆建华认为,此次获得授牌后,不仅是对企业前期绿色减排工作的认可;从长远看,还能带动公司在绿色端投入更大研发成本,“未来,我们还会在绿色供应链上做功夫,带动上下游客户一起,共同做好绿色低碳减排这项工作。”
建“中心”“联盟”
昨天的会上,浦东新区绿色低碳产业促进中心与上海浦东新区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联盟正式成立。“中心”与“联盟”将聚焦“双碳”目标,立足工业节能和绿色发展主战场,进一步凝聚重点企业、科研机构、金融资源和社会组织等各个领域的力量,共同成为推动浦东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的坚实两翼,为构建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新动能、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贡献更多浦东经验和样板。
“在引领区政策法规的支撑下,我们将大力推动支持低碳创新技术的融资。在技术支撑方面,争取建成国家级的低碳技术创新策源地,在张江、金桥建立支持绿色低碳技术的产业先导区等。”浦东新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产业投资处处长宋立群表示。
本次大会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指导,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主办,上海市浦东新区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建行上海市分行、上海长三角产业赋能研究院联合承办。 本报记者 宋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