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阅读者(油画) 生生息息(外一则) 伏凉儿 重生 情感说服力 陶行知与教儿诗
第12版:夜光杯 2023-07-21

重生

简平

编者按:我们追求高品质的美好生活,高品质生活不仅仅关乎物质需求,更着眼于获得公平正义、社会尊重、实现自身价值和全面发展等高层次的需要。今起请看一组《品质生活》。

上个月,我参加了一个二十多人的聚会,这样的聚会每年都有一次,而且每每让我感动,让我精神倍增。

这二十多人都是我的病友,我们都不幸罹患了胃癌,每年一次的聚会是为了给其中挨过五年的病友庆祝“重生”。

聚会总是那么热闹,发自内心的欢乐在空气中久久散播。没有一个人不是盛装出席,没有一个人不带来自己的“作品”,有歌舞,有朗诵,有绘画,有摄影,有书法,有编织,有插花,有自己做的卤味,有自家制作的挂耳咖啡,我则奉上新出的书——我们都以此证明在艰难日子里选择了更有尊严、更为美好的品质生活。

一旦患了癌症,在痛苦的治疗中谁也不会再有心思去多想什么,保有乃至提高生活品质太过奢侈,本来就因病脱了形,所以蓬头垢面、穿戴邋遢便是常态,并不觉着羞耻。就在这次的聚会上,一位病友提起我当年的模样:“你第一次来癌症康复俱乐部时,身上穿了一件皱巴巴的外套,手里拎了一只皱巴巴的纸袋子,佝着腰背,活像六七十岁的糟老头子。”我承认,那时才过五十岁的我就是这样的,我对生活没了感觉,只有生存之念,而生活和生存并不是一回事,生活是有讲究,有品位,有追求的,而生存在很大程度上只意味着偷生。

在我摆烂、拉倒之时,我遇到了这样一群病友,他们都是“过来人”,循循善诱地劝导我非但要继续好好地生活,还要更上一层楼,正因为生了这么一场大病,就要更加珍惜生活,热爱生活,要努力地比之前生活得更好、更有品位。在他们的带动下,我重新开始建设我的品质生活。本来我连屋子都不愿意出,现在我四处旅行,而且越走越远;本来我已放弃写作,现在我又拿起笔来;本来我听什么看什么都觉得心烦,现在我又沉浸在美妙的音乐和绘画中,时常去听音乐会、看画展;本来我对影视剧嗤之以鼻,觉得比起生活本身好假好幼稚,现在我恢复追剧、看电影,感受与现实不一但同样需要的艺术;本来我从未莳花弄草,现在养了好多盆各色植物,每天都会款款深情地去看看它们;本来我已不太注重仪表,头发很长也懒得去剃,现在一个星期就要去理一次发,发现短发更适合我……

说起品质生活,谈论的常常就是旅游、阅读、赏画、观剧、养花、健身、喝咖啡、听音乐、练书法、尝美食、做手工、弹奏乐器、穿戴有品位的服饰,诸如此类,觉着品质有加。其实,这只是表象,在我看来,真正的内涵是建设自己的内心世界,建构自己的精神框架,这既是品质生活的质地,也是品质生活的根基。在这个意义上,品质生活可以延伸到更为广阔和高尚的境界。譬如,我的这群病友个个都是志愿者,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心灵的洗涤、丰富和成就感。我们会排班去医院照护治疗中的病人;我们会在癌症康复俱乐部为新病友举办的培训班里现身说法,为他们加油鼓劲;前些天,一位病友托我为云南山区的两所高中捐赠了八百册《诗趣杂谈》,以提高中学生欣赏唐诗宋词的审美能力;我自己则为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小学捐建了图书阅览室,这使我的品质生活有了很大的提升和拓展。

细心的读者会问我,你们二十多人庆祝五年重生的聚会总有尽时吧。我想说的是,这二十多人是个总数,其实不断有人离世,也不断有人加入,而离世的人不管生存时间多长,没有一个不是圆满而去的,因为他们在人生的最后时光里,都生活得极有品质,尤其在精神上豁达而超然。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