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乐梦融)经过大半年的筹备,“摩登巴黎1914—1945:建筑、设计、电影、时尚”日前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开展,邀请中国观众穿梭到“巴黎1914—1945”这段摩登、迷人的文艺时光,邂逅被巴黎滋养的,来自各地的横溢才华的大师。
明信片上的巴黎,老照片上的巴黎,存在于想象中。它们和现实中的巴黎,有何等差异?此前,中国还未曾通过大型展览对巴黎做过一次全方位“概览”或“剖视”。此次展览,从建筑、设计、电影、时尚等多重维度,展示翔实的史料和展品实体,建立起丰富交织的视角。
PSA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工业化大体量空间,给了策展人大展身手的机遇,甚至从巴黎搬运来了整栋的可拆卸房屋。展览呈现了300余件展品,包括建筑模型、手稿、绘画、珠宝、摄影、电影、服装,以及由DS+R建筑事务所创作的数字空间等。从私密室内空间到庞然的城市规划尺度,从珠宝到服饰再到电影图像,展览所呈现的是巴黎黄金时代的创造激情史。多种展示形式和技术如特殊的投影和光效、多屏幕沉浸式体验影像等,为观众提供一场充满想象和氛围的“流动的盛宴”。《流动的盛宴》是上世纪20年代旅居巴黎的作家海明威的随笔集。
策展人表示,展览希望为上海的都市现代性研究提供多种历史参照,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这个时期的巴黎与上海之间的联系。上世纪20至30年代是远东第一大商埠——上海高速发展期。与都市的工业化、现代化相生相伴的是都市文化的形成。此次展览是继“市民都会——上海:现代城市主义的样本”展览(2016年)之后,PSA再次与观众分享现代主义的多样性,以及人文艺术在城市面临历史转型时起到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