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专家解答老人提问 本报记者 周馨 摄
“新民健康大讲堂”创立于2013年1月,是由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上海市体育局、新民晚报社联合主办的知名健康科普品牌。本次活动由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中心承办。
本报讯(记者 左妍)7月24日至30日是全国第五个老年健康宣传周。国家卫健委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约1.9亿老年人患有慢性病,其中,75%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至少患有1种慢性病,43%有多病共存(同时患有2种及以上疾病)。老年人群慢性疾病的共患现象是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普遍性问题。
昨天,新民晚报旗下品牌新民健康大讲堂在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举行宣传周上海专场活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老年病科主任汪海娅,黄浦区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金迎、副主任周丽、全科主任医师程天一、预防保健科副科长高嘉宝,就老年人多病共存现状和挑战等话题进行深入讲解。
汪海娅认为,“多病共存”已成为威胁老年人群生存与健康的重要隐患,中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容易叠加感染性疾病风险,如带状疱疹就会影响慢性病的控制,增加慢性病恶化风险、增加医疗负担、增加罹患慢性病的风险,她用具体数据列举了带状疱疹患者有更高的中风、心梗及心血管事件发病风险,分析了老年人多病共存现状和挑战,倡导老年朋友们通过疫苗接种来有效预防流感、肺炎、带状疱疹等疾病,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与身心健康。
我国50岁以上人群每年新发带状疱疹约156万人。罹患带状疱疹往往“祸不单行”,可能会导致严重且持久的并发症。程天一分析,50岁以上、慢性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是易感人群。患带状疱疹除了疼痛外,还可能导致严重且持久的并发症。带状疱疹预防要“内外兼修”,在注重自我免疫力提升的同时接种带状疱疹疫苗,同时提醒老年人在接种疫苗前要牢记三大“关键词”:年龄、保护效力、禁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