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6日 星期二
食管癌晚期患者有望显著提高生存期 申城科技系统首个暑托班10岁了 4岁女童“换心”获新生 关注多病共存  倡导内外兼修
第5版:上海新闻 2023-07-26

申城科技系统首个暑托班10岁了

孩子们正在吃点心餐 本报记者 徐程 摄

走进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的职工之家,扑面而来的是股童趣之风。十几个小朋友安静地坐在位子上练字,桌上还摆着拼好的乐高;另一间屋子里,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听老师讲述情绪的小秘密……过了一会儿,食堂送来了点心餐,刚出炉的热狗散发着浓浓的香味。这个暑期,面向职工子女的“上光爱心暑托班”迎来了80多个小朋友,更迎来了自己的“10岁生日”。

上海光机所40岁以下的青年职工占职工总数的近六成,且大部分是新上海人。平时科研任务繁重,经常加班加点,“科二代”们的寒暑假看护成了烦心事。2013年,这里成立了申城科技系统首个职工子女寒暑托班。十年来,超过1000名“科二代”在“上光大院”里度过了一个个安全、快乐、充实的假期。

“早上8点,孩子们跟父母一起入所‘打卡’。上午安排两个时段的自主文化学习或课程,还有下棋、画画、折纸等趣味活动。午饭是亲子时间,爸爸妈妈接走孩子一块儿去食堂就餐。”上海光机所党委办公室副主任(主持工作)、妇委副主任吴燕华介绍,下午除了课程,还有看电影和体育活动环节。遇上科研人员“赶进程”,暑托班还提供晚托服务。

记者从墙上张贴的课程安排表上看到,本周上午的课程包括了美工“纸条建筑”、手工版画“少儿版画艺术”、儿童保护互动课堂等,周一、周三、周五的下午还有武术课。“我们也属于‘上海市爱心暑托班’,市、区配送的绘本阅读、经典诵读、创意美工等多样化的学习内容很受孩子们的欢迎。”吴燕华表示,“很多社会志愿团体送课上门,来上课的不少老师都是嘉定各幼儿园的园长或中小学校长。”

在上海光机所的暑托班里,“科学浓度”自然不会低。“七彩之光”系列课程名声在外,是孩子们最翘首期盼的。中国科学院其他研究所也会带来有趣好玩的科学实验,让“科二代”们了解“科爸科妈”们的工作背景,从小埋下热爱科学的种子。

“孩子在暑托班,能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学习玩耍,有一种‘大院文化’的体验,我根本不用担心孩子的安全。”该所高功率激光单元技术实验室高级工程师冯素雅说,“在我和周围年轻同事看来,暑托班真是‘开到心坎上’!”本报记者 郜阳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