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IC
自从全球首个三合一内窥镜影像系统面世以来,目前3D、4K、荧光三合一技术已成为最前沿的内窥镜成像技术,能够显著提高微创手术的效率和安全性,随着其广泛应用于微创外科手术,将为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三维仿生智能导航腔镜技术,勇立潮头,引领微创外科持续革新。作为开展微创外科手术的基石,持续发展的内窥镜成像技术推动微创手术迈向更精细、更高效、更安全的里程。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常委兼腹腔镜与内镜外科学组组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郑民华教授指出,现代外科学已经进入精准治疗时代,三合一技术的出现能使手术更精准。三合一影像超越了人眼传统的识别技术,使手术可以做得更好。比如,术中识别、定位淋巴结,实时评估吻合口血运,又如发现由常规影像技术无法识别的,甚至人眼难以看到的微小病灶,协助术中肿瘤和手术切缘的定位等。三合一技术所能实现的精准发现,推动着外科技术的持续发展。手术质量的提升使得医患双赢,其中患者获益相对更多。
相对来说,微创手术对于老年患者更适合。过去传统手术往往伴随着较大的并发症风险,老年患者的术后并发症首当其冲的是肺部感染,术后长期卧床缺乏运动,对老年人身体的伤害非常大。老年患者对手术的要求不断提高,手术时间越短越好,创伤越少越好,并发症影响越小越好。这些要求现代微创手术都能实现。
微创手术不仅切口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而且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特别是3D,3D让手术医生的手术视野更清晰,能够直观感受组织间的前后关系,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对患者获益是非常显著的。
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在外科腹腔镜手术等医学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由于受到腹腔内特殊的背景影响,如高光反射、模糊、手术器械的运动伪影等,面对挑战,借助构建神经网络,能够成功解决这些问题。通过构建神经网络,对手术器械、手术阶段、手术时间及手术操作等进行研究,包括分类、分割及检测等任务,这些临床研究的成果,帮助手术医生预测手术时间、识别手术阶段、了解解剖结构,从而提高腹腔镜手术效率,优化手术资源。
腔镜手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各手术科室,如泌尿外科、普通外科、妇科等。腔镜手术相较传统开放手术不仅具有显著的微创效果,而且具有感染风险小、术后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由于计算机性能与硬件的提高,腔镜手术视频资料以一种数据形式灵活储存在服务器中,可供医生回顾查看与分享。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许多数据被用以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丰富腔镜手术的发展。
借助人工智能技术,丰富的腔镜手术数据资料被用于手术教学、改善医疗环境、优化医疗资源等。尽管人工智能在腔镜手术中的应用存在着巨大潜力,但我们也需要承认其局限性。各种形式的人工智能技术已展现出超越人类的表现,但缺乏更高层次的背景知识,无法像人脑那样建立关联。因此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离不开医生,医生的工作也会与人工智能紧密相连。 乔闳 图IC